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3452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12篇、会议论文564篇、专利文献250832篇;相关期刊1236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纳米科技等; 相关会议357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第十六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2010年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等;纳米粒子的相关文献由2495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明杰、胥传来、杨仕平等。

纳米粒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12 占比:1.57%

会议论文>

论文:564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250832 占比:98.21%

总计:255408篇

纳米粒子—发文趋势图

纳米粒子

-研究学者

  • 周明杰
  • 胥传来
  • 杨仕平
  • 徐丽广
  • 马文波
  • 匡华
  • 奈杰尔·皮克特
  • 刘文中
  • 陈伟
  • 杨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珍; 刘宏宝
    • 摘要: 背景: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在体内可很快被清除,很难以足够的量到达肾脏,而且存在全身副反应及反复发作等问题,纳米粒子在靶向输送药物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关注其影响因素和潜在机制的研究不断增多。目的:归纳总结纳米粒子肾靶向的影响因素和潜在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涉及纳米粒子肾靶向性药物递送系统的相关研究,英文检索词为“Nanoparticles,kidney target”,中文检索词为“肾靶向”。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结果与结论:①纳米粒子携带负电荷、纵横比较高的、水溶性较强、柔韧性高、密度高、一定剂量、静脉给药途径、仿生功能化模拟、表面修饰适配体抗体等片段都是增加肾靶向积聚的因素。②影响被动靶向的因素尺寸和电荷与肾脏自身的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有关。③影响主动靶向的因素和纳米粒子与适配体、抗体片段、肽相连接有关,潜在机制是这些聚合物与肾小管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以达到主动靶向的目的。④影响纳米粒子肾靶向循环半衰期因素的潜在机制包括:纳米粒子进入体内可实现内小体/溶酶体逃逸;纳米粒子紧凑折叠的结构暴露酶/蛋白减少,肝脏隔离,形成蛋白质晕圈机会减少;水溶性强的可以被共轭或吸收到纳米粒子表面,形成电晕,提供空间稳定;柔韧性更强的丝状纳米粒子与流体对齐,柔性尾部逃避巨噬细胞的接触,并被水动力剪切力所吸引,从而逃脱内化;密度较高的纳米粒子循环更慢,导致较慢的肾清除;静脉给药途径、丝氨酸修饰都可以增加纳米粒子在肾脏的靶向积聚。⑤虽然肾靶向纳米粒子在非肿瘤肾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肾损伤、肾纤维化、多囊肾、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治疗中都已有初步的研究,但均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未来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还有很大的挑战。
    • 张新坚; 张斌
    • 摘要: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应用为治疗牙周炎提供了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和创新的疗法,为牙周组织的再生开辟了新的前景。纳米粒子递药系统由可降解的载体材料和药物组成,与传统的薄膜、碎片和条状的牙周局部递药系统相比,纳米粒子递药系统在生物药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上具有特殊优势,包括可控释药物、长期维持药物浓度、具备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抗菌药物、蛋白类药物如生长因子以及用于基因传递或mRNA敲除的核酸都能被吸附或溶解在纳米粒子中。脂质体和聚合物纳米粒子递送系统能够靶向细菌和特定的宿主细胞;无机纳米粒子和纳米晶体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骨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树枝状大分子具有内部疏水性和外部亲水性结构,是治疗牙周炎抗菌药物的良好药物载体。
    • 张新坚; 张斌
    • 摘要: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应用为治疗牙周炎提供了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和创新的疗法,为牙周组织的再生开辟了新的前景。纳米粒子递药系统由可降解的载体材料和药物组成,与传统的薄膜、碎片和条状的牙周局部递药系统相比,纳米粒子递药系统在生物药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上具有特殊优势,包括可控释药物、长期维持药物浓度、具备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抗菌药物、蛋白类药物如生长因子以及用于基因传递或mRNA敲除的核酸都能被吸附或溶解在纳米粒子中。脂质体和聚合物纳米粒子递送系统能够靶向细菌和特定的宿主细胞;无机纳米粒子和纳米晶体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骨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树枝状大分子具有内部疏水性和外部亲水性结构,是治疗牙周炎抗菌药物的良好药物载体。
    • 蔡胜胜; 梅衡; 张学全; 邓劲; 曹俊; 何斌
    • 摘要: 背景:常用光敏剂疏水性强、缺乏靶向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效果.虽然纳米药物载体可将光敏剂靶向递送到肿瘤部位,但肿瘤部位的缺氧微环境严重削弱了光动力疗法的疗效.此外,光动力疗法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激活宿主免疫应答,但这也受到免疫抑制微环境的限制.目的:合成目标材料并评估其组装成复合纳米粒子后的各项性能、增强光动力疗法效果及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氨基酸闭环反应、开环聚合、缩合反应等合成两亲性功能化聚赖氨酸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小分子抑制剂NLG8189二聚体,通过透析法将其制备为纳米粒子的内核;加载全氟己烷并包裹透明质酸后得到HPe6DF纳米粒子,测试该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电位、表面形貌、酶响应性、氧气负载量、活性氧产生等能力.体外将HPe6DF纳米粒子与鼠源乳腺癌细胞4T1共培养,评估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活性氧的产生、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以及对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抑制等能力.结果 与结论:①实验成功制备了大小均一的球形HPe6DF纳米粒子,其粒径约150 nm,电位约-20 mV,该复合纳米粒子具有一定的透明质酸酶响应性、优异的氧气负载能力及活性氧产生能力;②与细胞复合培养实验结果显示,HPe6DF纳米粒子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在胞内累积,并且在其余条件相同时,透明质酸预孵育组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无透明质酸预孵育组,证明HPe6DF纳米粒子可通过跨膜糖蛋白CD44介导的方式加速入胞;在光照条件下,HPe6DF纳米粒子可有效提高胞内活性氧水平,从而促进细胞凋亡,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且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活性;③结果 表明,HPe6DF纳米粒子既可提高光动力效率、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还可以缓解肿瘤部位免疫抑制微环境.
    • 夏克尔扎提·肖哈拉提; 王晓蓓; 王琳
    • 摘要: 背景:纳米粒子是一类具有纳米级尺寸的生物材料,在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神经保护性药物递送以及自由基清除等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性能.目的:归纳总结已经研发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纳米粒子及性能,分析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的治疗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schemic stroke,Nanomaterials,Nanoparticles,Nanozyme",中文检索词为"缺血性脑卒中或脑梗塞、纳米粒子、纳米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选择7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纳米粒子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研究表明,纳米粒子通过:①作为载药系统搭载神经保护性药物及分子,实现跨血脑屏障靶向给药;②利用本身抗氧化等固有特性,促进脑组织再生;③联合干细胞治疗,提高内源性神经发生和外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但是目前有关研究较少,且缺乏一个系统的适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纳米粒子设计标准和最佳配方.未来需要在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机制的基础上充分理解纳米粒子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合理设计脑靶向纳米粒子治疗系统,以促进其临床应用.
    • 蔡胜胜; 梅衡; 张学全; 邓劲; 曹俊; 何斌
    • 摘要: 背景:常用光敏剂疏水性强、缺乏靶向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效果。虽然纳米药物载体可将光敏剂靶向递送到肿瘤部位,但肿瘤部位的缺氧微环境严重削弱了光动力疗法的疗效。此外,光动力疗法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激活宿主免疫应答,但这也受到免疫抑制微环境的限制。目的:合成目标材料并评估其组装成复合纳米粒子后的各项性能、增强光动力疗法效果及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氨基酸闭环反应、开环聚合、缩合反应等合成两亲性功能化聚赖氨酸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小分子抑制剂NLG8189二聚体,通过透析法将其制备为纳米粒子的内核;加载全氟己烷并包裹透明质酸后得到HPe6DF纳米粒子,测试该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电位、表面形貌、酶响应性、氧气负载量、活性氧产生等能力。体外将HPe6DF纳米粒子与鼠源乳腺癌细胞4T1共培养,评估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活性氧的产生、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以及对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抑制等能力。结果与结论:(1)实验成功制备了大小均一的球形HPe6DF纳米粒子,其粒径约150 nm,电位约-20 m V,该复合纳米粒子具有一定的透明质酸酶响应性、优异的氧气负载能力及活性氧产生能力;(2)与细胞复合培养实验结果显示,HPe6DF纳米粒子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在胞内累积,并且在其余条件相同时,透明质酸预孵育组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无透明质酸预孵育组,证明HPe6DF纳米粒子可通过跨膜糖蛋白CD44介导的方式加速入胞;在光照条件下,HPe6DF纳米粒子可有效提高胞内活性氧水平,从而促进细胞凋亡,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且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活性;(3)结果表明,HPe6DF纳米粒子既可提高光动力效率、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还可以缓解肿瘤部位免疫抑制微环境。
    • 夏克尔扎提·肖哈拉提; 王晓蓓; 王琳
    • 摘要: 背景:纳米粒子是一类具有纳米级尺寸的生物材料,在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神经保护性药物递送以及自由基清除等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性能。目的:归纳总结已经研发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纳米粒子及性能,分析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的治疗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schemic stroke,Nanomaterials,Nanoparticles,Nanozyme”,中文检索词为“缺血性脑卒中或脑梗塞、纳米粒子、纳米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选择7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纳米粒子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研究表明,纳米粒子通过:①作为载药系统搭载神经保护性药物及分子,实现跨血脑屏障靶向给药;②利用本身抗氧化等固有特性,促进脑组织再生;③联合干细胞治疗,提高内源性神经发生和外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但是目前有关研究较少,且缺乏一个系统的适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纳米粒子设计标准和最佳配方。未来需要在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机制的基础上充分理解纳米粒子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合理设计脑靶向纳米粒子治疗系统,以促进其临床应用。
    • 朱庆鹏; 王冲; 陈志明; 宋娇娇; 蒋明新
    • 摘要: Fe_(3)O_(4)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磁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药、催化剂、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易团聚、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氧化,制约了Fe_(3)O_(4)纳米粒子的深度应用。本文结合课题组在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功能化修饰,并讨论了磁性Fe_(3)O_(4)复合纳米材料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王鹏; 林一凡; 胡利明; 莫善雁
    • 摘要: 菁染料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质,常用于肿瘤组织的实时可视化荧光成像。但普通菁染料成像背景较高,对肿瘤组织的靶向能力差。将菁染料自组装成纳米粒子可使染料形成聚集并实现荧光淬灭(聚集淬灭效应),降低其在普通组织的成像背景;同时,纳米粒子的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PR效应)可提高染料对肿瘤组织的靶向能力。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双硫键双菁染料(SO_(3)Cy7-ss-Cy7.5),该染料由于两亲性的特性易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纳米粒子,荧光淬灭高达92%;当纳米粒子与谷胱甘肽(GSH)响应后,淬灭的荧光逐渐恢复,最终实现16倍的荧光强度增强。因此,该双菁染料具有良好的肿瘤组织高分辨成像潜力。
    • 彭爱夏; 吴明火; 占敬敬
    • 摘要: 考察nTiO_(2)纳米粒子团聚和初始粒子浓度、多孔介质粗糙程度和颗粒大小以及流体流速和离子浓度等因素对纳米粒子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团聚程度越高,穿透率越小;纳米粒子的穿透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表面越粗糙的多孔介质可以附着更多的纳米粒子,减小纳米粒子的穿透率;粒径较小的多孔介质中,纳米粒子穿透率较低;流体流速越高,纳米粒子穿透率越高;较高离子浓度会降低纳米粒子穿透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