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韩

中韩

中韩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1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体育、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篇;相关期刊993种,包括法音、当代韩国、中国对外贸易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等;中韩的相关文献由1726位作者贡献,包括CFP、鞏欣帥、庄锡昌等。

中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95 占比:99.7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 占比:0.24%

总计:2101篇

中韩—发文趋势图

中韩

-研究学者

  • CFP
  • 鞏欣帥
  • 庄锡昌
  • 刘世振
  • 本刊编辑部
  • 田香兰
  • 詹小洪
  • 劉富國
  • 华学明
  • 巩欣帅

中韩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姜崟明
    • 摘要: 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速度快、程度深。中韩经济发展、国家战略对接、跨境电商国际合作、人文交流为两国经贸关系带来发展新机遇。然而,贸易不平衡、贸易竞争和贸易摩擦等问题也给两国经贸关系带来一定影响。为促进中韩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两国应创新开放共赢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
    • 李海生; 安达; 裴莹莹; 柴发合; 胡京南
    • 摘要: 中韩两国乃至整个东北亚都面临空气质量改善的紧迫需求和挑战,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交流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环境合作的热点议题.为共同应对雾霾挑战,2019年以来,中韩两国通过密切交流合作,探索形成了一套以合作机制创新、共同平台建设、旗舰项目打造、互助联合研究等为主体的务实高效的合作范式,打破了双方在组织、地域、学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五大壁垒”,实现了政策、技术、数据、信息、成果等共享,助力了两国空气质量改善,也推动了东北亚区域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区域层面的实践提供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宝贵经验.本文在分析阐释2015—2019年中韩两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紧迫需求和挑战的基础上,全面总结2019—2021年中韩大气领域合作进展和成果,以及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复制性的合作范式,阐明双方在提升两国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助力空气质量改善、切实回应社会关注问题实现增信释疑、支撑多边环境外交等方面的合作成效,并基于东北亚大气环境治理需求和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展望和建议,建议未来两国应持续打造和推广中韩大气领域双边合作范式,积极推动建立“中韩+”环境合作新格局,为东北亚乃至全球大气环境治理贡献中韩智慧和方案.
    • 曹竹馨
    • 摘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时代洪流下,舞蹈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其传递精神文明、构建民族友谊、发扬民族特点的重要属性。通过舞蹈艺术者们的不断努力以及舞蹈受众的选择反馈,舞蹈艺术本身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蜕变,然而蜕变的过程成为了舞蹈艺术走向的不确定因素。本文以中韩两国为例,简要分析两国舞蹈艺术发展的优点和面临的难题,以期来思考和探索传统舞蹈文化的本土化特色与国际化发展之间的同向性和矛盾点。
    • 金少芬
    • 摘要: 中韩(盐城)产业园属于国家层面的战略合作模式,提升了盐城对外开放的差异化、特色化与竞争力,在我国与韩国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韩(盐城)产业园的快速发展,对所需应用韩语专业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也不断提升。基于中韩(盐城)产业园的发展需求,将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产业,构建服务盐城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发展。
    • 李璇; 李文君
    • 摘要: 跨国婚姻增多是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韩跨国婚姻中,中国女性的移民人数远高于男性,因文化、生活习惯等差异,中韩跨国婚姻问题频发,离婚率居高不下,家暴等恶性事件越演愈烈,中韩跨国婚姻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减少。文章以中韩跨国婚姻家庭为例,运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深入调查分析中韩跨国婚姻家庭中女性生活现状,并对异国新娘的生活适应能力进行分类,探究影响异国新娘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并给出能够提升女性在跨国婚姻中心理与社会认同的对策。
    • 张伯伟
    • 摘要: 在东亚地区传世的汉籍文献中,存在大量的笔谈资料,留下了一幕幕真切、生动的历史场景。但若使用不当,在研究中就很容易陷入“以偏概全”或掉进“碎片化”的陷阱。本文拟以“长时段”为研究方法,但也不废“短时段”和“中时段”的呈现。试图通过几个集中的片段,呈现短时段的历史图景;这些以时间顺序展现的历史图景,构成了作为中时段的趋势变动;通过联缀起来的不同的趋势变动,不仅可以看到在一个长时段中丰富而又变化着的历史图景,也能够理解和把握东亚汉文化圈的“断裂点”。本文是这一系列论文中的一篇,截取十七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段,集中讨论了中韩笔谈文献中的衣冠问题。
    • 马然青
    • 摘要: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也成为现代教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现代高校教学中,较多高校都开设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学,并且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的方式,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其中,中韩两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也开始进入了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育人队伍中,并且达成良好合作关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时期中韩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方式进行研究。
    • 刘宇惠; 陈彦宇
    • 摘要: 网络微短剧是网络视听新生态下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形态,是短、中、长视频竞争的新赛道。本文从用户定位、题材分布、内容产制、盈利模式四个方面对中韩网络微短剧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据此为我国微短剧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提升建议:提升剧集内容品质,坚持精品化发展方向;探索多元盈利模式,推动商业模式产业化;完善外部制度监管,加强生态引导与治理。
    • 李佳凝
    • 摘要: 本文借鉴鲁伊斯·德门多萨(音译,Ruiz de Mendoza,1997,1999,2000)隐转喻的分类标准,结合古森斯(音译,Goossens,1990)提出的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总结出中韩谚语隐喻形成方式的模型,通过模型对自建的中韩两个谚语语料库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中韩谚语隐喻形成方式及其类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李星宇
    • 摘要: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系统理论为语篇分析架构,主要针对中韩文化交流年下韩国主流媒体《中央日报》涉华报道标题进行及物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媒体主要使用的及物性过程为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三者中动作过程占主导。在及物性过程中,韩国相关类参与者主要承担了施事者、载体、感知者的角色,其次是中国相关类参与者,说明在中韩关系中,韩国更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地位,也十分关注中国的一举一动。内容方面,《中央日报》以相对客观、公正的立场报道了中国新闻及中韩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