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胚挽救

胚挽救

胚挽救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770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北方果树、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二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首届干旱半干旱区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胚挽救的相关文献由47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跃进、张剑侠、唐冬梅等。

胚挽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1.3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8770 占比:98.53%

总计:8901篇

胚挽救—发文趋势图

胚挽救

-研究学者

  • 王跃进
  • 张剑侠
  • 唐冬梅
  • 张娜
  • 田淑芬
  • 骆强伟
  • 叶正文
  • 李桂荣
  • 周慧娟
  • 张朝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燚佳; 张剑侠
    • 摘要: 2019—2020年,对前期获得的两个无核葡萄杂交胚挽救后代群体进行了花型和无核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在‘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杂交F1代46株中,两性花和雌花植株分别占63.04%和36.96%;无核、残核和硬核植株分别占50.00%、10.87%和39.13%。在‘红宝石无核×黑龙江实生(雄花)’杂交F1代105株中,两性花、雌花和雄花植株分别占60.95%、36.19%和2.86%;除4株未结果外,结果的101株中无核、残核和硬核植株分别占55.45%、7.92%、36.63%。由此可见,欧亚种无核葡萄种内杂交胚挽救F1代花型遗传基本符合Levadoux的M、H和F三个等位基因学说,且两性花‘红宝石无核’和‘火焰无核’的基因型均为异质HF;以欧亚种两性花无核品种作母本进行种间杂交时,花型遗传不符合三个等位基因学说,F1代中两性花和雌花占优势。以欧亚种无核品种作母本,无核性状在杂交F1代中具有一定的遗传优势。
    • 尹燕; 杨道兰; 冯炜弘; 牛慧婷; 李爱兵; 何潇; 王璐
    • 摘要: 利用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进行正反交,研究了花期调控、不同授粉方式、蒴果采收时间及胚挽救培养基配方对杂种胚萌发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百合延后种植及大花卷丹提前种植,可有效地解决花期不遇的问题;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时,花期授粉的蒴果膨大率可达93.3%,种子有胚率为2.00%;大花卷丹与兰州百合杂交授粉时,切割柱头的授粉膨大率最高,仅为7.6%,但种子有胚率为0%。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后60~70 d的蒴果进行胚培养较为适宜。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的杂交胚适宜培养基为MS+0.3 mg/LNAA+0.2 mg/L6-BA。
    • 杨红丽; 徐学忠; 胡靖锋; 兰梅; 张丽琴; 和江明; 宋爽
    • 摘要: 为恢复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雄性不育材料的育性,以甘蓝雄性不育系GL16047为母本,甘蓝型油菜N18008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子房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筛选适合甘蓝与甘蓝型油菜杂交胚挽救培养的取材时间和培养基。结果表明,授粉后的离体时间对杂种胚的发育影响很大,过早或过晚取样对子房出胚率都有影响。授粉后第5天取样进行离体子房培养,子房生长量小,出胚数少;授粉后第10天取样进行离体子房培养,随着授粉后时间的延长,杂种核和卵细胞的代谢不协调对杂种胚发育的影响增大,出胚数减少;胚龄的大小决定出胚率,种胚过小脱离母体后离体培养难度较大不容易存活,出胚率低,胚成活最短时间在授粉后第16天,超过24 d取样,受精后期异源遗传物质的导入致使胚珠内遗传不协调,胚容易出现败育,出胚率降低。NAA、6-BA两种激素对离体子房和胚珠的发育和形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NAA浓度相同,子房培养以1.0 mg/L 6-BA效果最好,胚珠培养以5.0 mg/L 6-BA效果最好。以授粉后第8天为子房培养适宜取样时间,授粉后第20天为胚珠培养适宜取样时间;以MS+1.0 mg/L6-BA+1.0 mg/L NAA+1.0 mg/L KT+活性炭1 000 mg/L培养基适宜子房培养,MS+5.0 mg/L 6-BA+1.0 mg/L NAA+1.0 mg/L KT+活性炭1 000 mg/L培养基适于胚珠培养。
    • 吕凤仙; 和江明; 李崇娟; 杨鼎; 胡靖锋; 杨红丽; 兰梅; 徐学忠; 张丽琴
    • 摘要: 通过菜心和芥蓝的种间杂交可丰富遗传背景,创新种质资源,但由于受精合子发育障碍,需对种间杂种进行胚挽救,才能获得后代。以菜心作为母本,芥蓝作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于杂交后取种间杂种胚进行人工培养,设置5种不同胚挽救培养基,6个不同取材时间,4种不同生根培养基,3种不同染色体加倍方式,筛选适合的种间杂种胚挽救方式、增殖扩繁方式、染色体加倍方式,提高种间杂种获得率。结果显示,ERM_(4)(MS+0.5 mg·L^(-1)6-BA+0.5 mg·L^(-1) NAA+1.0 mg·L^(-1) KT+1 g·L^(-1) AC)出胚率为10.47%,为最佳胚挽救培养基;授粉后12 d为最佳取材时间,出胚率为26.32%;RM_(4)(1/2MS+0.5 mg·L^(-1) IBA)生根率最高、生根时间最短,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秋水仙碱涂抹生长点5次,染色体加倍率可达62.26%,为最佳染色体加倍方式。通过形态学鉴定、染色体分析、倍性鉴定等方法,对F代杂种植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所得杂种为真杂种,可育株为异源四倍体。异源四倍体蔬菜种质的成功创制为后续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 牛良
    • 摘要: ‘中油蟠36-3’是以‘油蟠桃’单株97-3-21为母本、早熟油桃‘中油桃5号’为父本,经胚挽救后选育而成的早熟、白肉油蟠桃品种。2020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生长势强,萌芽较早。果实中大、扁平,平均单果重80~120 g,最大150 g。果皮底色绿白,成熟时80%以上果面艳红色,果皮中厚,难剥离,果面有果锈或糖点。果肉白色,硬溶质,肉质细,纤维少,成熟时果皮下及近核处有少量花色苷,硬熟时果实脆甜,完熟柔软多汁、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16.9%。
    • 张爱华; 陈虎; 陈红梅
    • 摘要: 以'弗雷无核'葡萄为母本,分别与有核、无核的不同类型葡萄品种杂交,对杂交胚珠进行培养挽救,明确其不同组合后代适宜接种时期均为45 d左右,成苗率最高与父本来源无关.为后续开展规模多类型无核葡萄育种奠定基础.
    • 朱佩佩; 罗燚佳; 向雯; 张明磊; 张剑侠
    • 摘要: [目的]利用胚挽救技术创制抗寒无核葡萄新种质,为选育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抗寒欧美杂交无核葡萄品种'Jupiter'和欧山杂种有核优系'00-1-5'('玫瑰香'×'山葡萄黑龙江实生')为父本,5个欧亚种无核品种'Ruby Seedless''秦红1号''秦红2号''Crimson Seedless,和'秦秀'为母本杂交,在各母本最佳胚珠取样时期取样,以固-液双相培养基MM3和ER分别作为胚发育培养基进行胚珠培养,比较不同母本和2种培养基对胚发育率、萌发率、成苗率及畸形苗率的影响;以WPM+0.2 mg·L-16-BA+0.1 mg·L-1 IAA固体培养基作为胚萌发培养基,获得胚挽救后代,经炼苗后移栽至田间;分别在2MS+0.2 mg·L-1 6-BA+0.1 mg·L-1 IAA培养基中添加0、1.0和1.6 mg·L-1 ZnSO4进行畸形苗转化正常苗培养,以筛选最适宜转化培养基;利用无核基因分子标记SCF27-2000对胚挽救后代进行无核性状分子检测.[结果]5个杂交组合的胚珠接种至MM3培养基的数量为2 158个,获得发育胚175个和胚挽救苗118株;接种至ER培养基的胚珠数为894个,获得发育胚74个和胚挽救苗58株.以'00-1-5'为父本的2个杂交组合中,'秦红2号'比'秦秀'更适合作为母本,其杂种胚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17.04%和7.41%;以'Jupiter'为父本的3个杂交组合中,'Ruby Seedless'×'Jupiter'效果最好,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分别为13.71%和10.67%,其次是'秦红1号'x'Jupiter',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分别为14.39%和4.71%,而'Crimson Seedless'×'Jupiter'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低,分别为9.55%和1.76%.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获得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高于ER培养基.畸形苗率最高的是'秦红1号'x'Jupiter',而'Ruby Seedless'×'Jupiter'未出现畸形苗,ER培养基比MM3培养基形成的畸形苗率高.'秦红2号'×'00-1-5'组合畸形苗接种至2MS+1.6 mg·L-1 ZnSO4+0.2 mg·L-1 6-BA+0.1 mg·L-1 IAA转化培养基效果最好,转化率为40.00%.利用无核标记SCF27-2000对5个杂交组合176株杂种后代检测表明,159个株系拥有无核基因分子标记.[结论]'Ruby Seedless''秦红1号'和'秦红2号'适宜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而'Crimson Seedless'和'秦秀'不适合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培养基MM3比ER更适宜作为胚发育培养基,拥有无核基因分子标记的159株胚挽救苗为培育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提供了种质基础.
    • 庞富强; 马小河; 张晓萍; 李戌彦; 纪薇
    • 摘要: 【目的】探究无核葡萄胚发育和胚萌发的影响因子,有利于优化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及提高其育种效率。【方法】以早黑宝盛花后100 d种胚为试材,采用剥种取胚进行胚离体培养,研究外源激素和营养添加物质对胚萌发成苗的影响,基于熵权TOPSIS(优劣解距离法)分析法筛选出最佳胚萌发培养基;以无核翠宝(盛花后28~38 d)、丽红宝(盛花后28~32 d)和晶红宝(盛花后28~32 d)未成熟幼果为试材,研究不同取样时间和不同培养时间对胚珠发育率的影响,基于熵权TOPSIS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形态胚的萌发成苗效果。【结果】在胚萌发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IAA+0.2 mg·L^(-1)6-BA+0.5 g·L^(-1)葡萄汁时,胚的萌发率和成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取样时间接近(或达到)胚败育始期时,胚发育率最高。无核翠宝和丽红宝胚珠离体培养10周后的胚萌发率最高(≥50.00%)。不同形态胚的萌发成苗效果不同,子叶形胚的萌发成苗效果最好,其他排序为:鱼雷形胚﹥球形胚﹥心形胚﹥畸形胚。【结论】胚萌发培养基中添加外源物质有利于胚萌发成苗;离体培养败育时期的胚珠能获得更高的胚发育率和多胚率;子叶形胚和鱼雷形胚更易萌发成苗。
    • 玉赛赛; 李莎莎; 骆强伟; 徐炎; 王跃进
    • 摘要: 以欧洲无核葡萄品种、抗寒性强的中国野生山葡萄后代欧山品种"左优红"和"北冰红"及其它抗寒材料为大田杂交试验材料,在胚败育前采取杂交幼果,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离体胚挽救方法获得杂种后代,并对杂种幼苗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初步筛选出无核抗寒葡萄新材料.研究了杂种胚珠取样时间、亲本基因型、胚萌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氨基酸等对胚挽救效率的影响,以期提高无核抗寒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结果 表明:获得235个杂交植株,以"红宝石无核"和"昆香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胚挽救效果较好,适宜在无核葡萄胚挽救中作母本.在幼胚离体发育阶段的MM3培养基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胚挽救效果较好.无核分子标记SCF27-2000检测出32个植株携带无核特异性条带;抗寒分子标记S241-717和S238-800检测出38个植株携带抗寒特异性条带.
    • 吕凤仙; 李崇娟; 杨鼎; 胡靖锋; 杨红丽; 兰梅; 徐学忠; 张丽琴; 和江明; 董相书
    • 摘要: 【目的】获得适合菜薹和芥蓝种间杂种的胚挽救实验方案。【方法】以菜薹(菜心)作为母本,芥蓝作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对种间杂种进行人工胚挽救培养,设置8种不同成分的胚挽救培养基,6个不同取材时间,4种增殖培养基,9种不同成分生根培养基。【结果】ERM4(MS+6-BA 0.5 mg·L^(−1)+NAA 0.5 mg·L^(−1)+KT 1.0 mg·L^(−1)+AC 1.0 g·L^(−1))出胚率达26.32%,为最佳胚挽救培养基;授粉后第12天取材,出胚率达26.32%,为最适宜取材时间;DM1(MS+6-BA 0.9 mg·L^(−1)+NAA 0.1 mg·L^(−1))培养基增殖系数最大,为5.37,为最佳增殖培养基;RM4-2(1/2MS+IBA0.5 mg·L^(−1))培养基生根率为37.21%,平均生根时间为8.33 d,生根最快,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于授粉后12 d取材,胚珠接种在ERM4培养基上,出胚后接种在DM1培养基上增殖,在RM4-2培养基上生根,能够显著提高种间杂种的获得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