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电地形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地形图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947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90886篇;相关期刊367种,包括中国康复、中国民康医学、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暨针灸医学由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学术交流会、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等;脑电地形图的相关文献由162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兴时、Mingshun Liu、刘名顺等。

脑电地形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8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0886 占比:99.68%

总计:291823篇

脑电地形图—发文趋势图

脑电地形图

-研究学者

  • 陈兴时
  • Mingshun Liu
  • 刘名顺
  • Po Ma
  • 张明岛
  • 刘青蕊
  • 谭郁玲
  • 陈俊宁
  • 智屹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波; 角建林; 张传意; 邱娅琼; 国灏; 孙怀昌; 俞志成
    • 摘要: 目的研究树鼩帕金森病(PD)模型的皮层脑电图和脑电功率谱、地形图特征。方法选取普通级成年滇缅树鼩1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5)和对照组(n=5)。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2 mg/kg肌肉注射建立树鼩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连续15 d。停药1月后,采用EEG技术对树鼩PD模型进行皮层脑电图描记与功率谱、地形图分析。结果成功建立树鼩PD模型。正常对照组树鼩大脑半球额部、顶部、枕部等各部位脑电波的频率、波幅、波形、相位无明显差异和特异性。脑电波各部位α波占主导,波幅差1000μv^(2)/Hz,为低频高功率。δ、θ、α1、α2频带功率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增高。结论树鼩PD模型脑电波形图、脑电频谱直方图及脑电地形图较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可为PD模型神经电生理研究提供参考。
    • 李波; 角建林; 张传意; 邱娅琼; 国灏; 孙怀昌; 俞志成
    • 摘要: 目的 研究树鼩帕金森病(PD)模型的皮层脑电图和脑电功率谱、地形图特征.方法 选取普通级成年滇缅树鼩1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5)和对照组(n=5).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2 mg/kg肌肉注射建立树鼩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0.9% 氯化钠溶液,连续15 d.停药1月后,采用EEG技术对树鼩PD模型进行皮层脑电图描记与功率谱、地形图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树鼩PD模型.正常对照组树鼩大脑半球额部、顶部、枕部等各部位脑电波的频率、波幅、波形、相位无明显差异和特异性.脑电波各部位α波占主导,波幅差1000μv2/Hz,为低频高功率.δ、θ、α1、α2频带功率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增高.结论 树鼩PD模型脑电波形图、脑电频谱直方图及脑电地形图较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可为PD模型神经电生理研究提供参考.
    • 吴丽娇; 张宗平; 易垒; 黄海珍; 戚营
    • 摘要: 目的:分析脑电地形图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或CT检查并得到确诊.然后再接受脑电地形图(BEAM)和脑电图(EEG)检查,分析BEAM定性定位脑肿瘤的作用,并比较常规EEG与BEAM定位准确率.结果:88例患者经检查后,4例患者BEAM正常,异常84例,其中主要为δ能量值增高共30例,θ能量增高共23例,δ、θ能量增高共24例,α能量值增高共5例,β能量值增高共2例.恶性肿瘤58例,定位定侧率为77.59%(45/58);良性肿瘤24例,定位定侧率70.83%(17/24);6例转移瘤,定位定侧率83.33%(5/6).幕上肿瘤64例,其中37例胶质瘤,推断可知,胶质瘤多发于幕上.对比BEAM与EEG在脑肿瘤疾病定位中的状况,BEAM诊断优于EEG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脑肿瘤时可采用BEAM方式,此方式检出阳性率比EEG高,且对病灶定性、定位准确率高.
    • 申金铭; 张丽瑛; 张捷; 陈芷洁; 蔡树河
    • 摘要: 目的:探讨浅针对失眠患者脑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共纳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招募的受试者10例,采用浅针平补平泻法进行干预,并于浅针干预前后立即采用脑电地形图进行检查.结果:分析表明,浅针干预后,在脑电绝对功率值变化比较中,干预前后δ波各导联功率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θ波F3、C3导联功率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1波C3、P3导联功率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2波T3、C3、P3、P4、T6导联功率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1波各导联的功率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2波F3、C3、P3、P4导联功率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中,浅针干预后部分脑区的脑电功率值下降,说明浅针能够降低脑电兴奋性.
    • 王振宇; 王晓天; 张洪; 王康; 尧德中; 徐鹏
    • 摘要: 直接在三维表面上进行脑电地形图的插值绘制具有较高的算法复杂度,在实际应用特别是商用脑电处理软件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地图投影理论将三维头表空间投影到二维空间并完成电位插值,最后再将插值电位反投影到三维头表空间,完成三维头表地形图的绘制.由于该方法是在二维空间完成插值,极大地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具有明显的工程意义.
    • 马崇; 李姣; 王晓娜; 常永霞
    • 摘要: 目的观察升阳通督针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电地形图、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予升阳通督针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措施安全性,比较脑卒中相关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脑电地形图相关指标、神经血管单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最终完成试验者83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rl指数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率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的平方根(RMSSD)、相邻两个RR间期差50 ms的百分数(PNN50),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以及脑部β、δ、θ频段功率电压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升阳通督针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脑梗死,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大脑神经电生理活动、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 何杏玲
    • 摘要: 目的:分析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在老年期痴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病例抽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6月,而后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进行检查.结果:①观察组HD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比观察组患者不同程度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结果,其数据间通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常用脑部检查设备为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老年期痴呆患者经过检查其结果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检查结果进行了解,可提升老年期痴呆病情的认知,并有效进行鉴别.
    • 何杏玲
    • 摘要: 目的:分析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在老年期痴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病例抽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6月,而后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进行检查。结果:①观察组HD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比观察组患者不同程度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结果,其数据间通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常用脑部检查设备为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老年期痴呆患者经过检查其结果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检查结果进行了解,可提升老年期痴呆病情的认知,并有效进行鉴别。
    • 赵有英; 姜蕊; 赵爱军; 吴乃斌; 潘教柱
    • 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头颅CT联合脑电地形图(BEAM)诊断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样本为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录的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同期87例健康体检者,前者命名为实验组,后者命名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开展头颅CT、脑电地形图(BEAM)诊断方案,对比两组受检者诊断准确率、脑电图异常率、脑实体部指数、脑沟宽度、三脑室宽度、检查时间、诊断时间等指标.结果:最终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具有相似性(P>0.05),而脑电图异常率、脑实体部指数脑沟宽度、三脑室宽度、检查时间、诊断时间等参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头颅CT+脑电地形图(BEMA)诊断方案,可以有效明确患者的脑组织活动以及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