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适应阈值

自适应阈值

自适应阈值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0篇、会议论文73篇、专利文献104000篇;相关期刊444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光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68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学术会议、第十一届中国Web智能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粒计算研讨会及第五届三支决策学术会议联合会议 (CRSSC-CWI-CGrC-3WD 2017)、广西计算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年会等;自适应阈值的相关文献由399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雪、李静、杨杰等。

自适应阈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0 占比:1.03%

会议论文>

论文:73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04000 占比:98.90%

总计:105153篇

自适应阈值—发文趋势图

自适应阈值

-研究学者

  • 张雪
  • 李静
  • 杨杰
  • 焦李成
  • 吴川
  • 张帆
  • 朱明
  • 王爽
  • 田小林
  • 贾振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戴盈欣; 吴锐先; 王治国
    • 摘要: 目的提取PET图像梯度信息,得到满足肿瘤生物靶区准确分割的自适应阈值,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方法本文通过对PET图像的数据进行分析,取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最大的点作为肿瘤区域的中心点,再取其八个方向的SUV值,结合图像处理算法中二次偏导数能够反映图像边界信息的特点,对其进行两次梯度运算,得到八个方向上最优的边界阈值,并取八个阈值的平均值作为图像分割的自适应阈值。比较使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阈值与传统的SUV=2.5和40%SUV_(max)两种阈值分别分割图像时的相似性和灵敏性。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的精度性评价测量方法,提出了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其Dice相似性指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的平均值为85.26%,分割真阳率(True Positive Rate,TPR)的平均值为82.31%,较阈值为SUV=2.5时分别提高了15.14%和17.36%,较阈值为40%SUV_(max)时分别提高了11.97%和12.47%。依据三种阈值分割算法得到图像的相似性和灵敏性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F=81.02、F=217.21,P<0.01)。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可以提高PET/CT图像肿瘤分割结果的准确性。
    • 王以忠; 郭振栋; 房臣; 杨国威; 王琦琦; 郭肖勇
    • 摘要: 针对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中复杂的网络模型和大量冗余参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循环剪枝算法:在经过基础训练和稀疏化训练后,进入到自适应阈值剪枝模块,该模块针对缩放因子分布情况,通过缩放因子对通道和卷积层的重要性进行评估,自主学习到一个剪枝阈值,再对网络模型进行剪枝,此过程可以循环进行,并在通道剪枝和层剪枝中应用。该算法中的阈值不是人为设定,而是针对当前网络结构学习获得,通过剪枝获得一个更优的精简模型。算法实验基于YOLOv3在三个数据集上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不同数据集、不同网络结构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与传统固定阈值相比,通过自适应阈值剪枝的模型在检测精度、压缩效果、推理速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更优的效果。
    • 宗泽华; 张海军; 张劲锋
    • 摘要: 针对定位跟踪时不同环境的复杂光照变化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阈值的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特征点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自动计算图像块周围的特征点自适应提取阈值,利用该阈值实现图像特征点提取,接着采用水平双目模型进行特征点跟踪。利用数据集在不同环境场景中与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的方法在特征点提取时具有更大的检测范围、更快的提取速度以及更好的稳定性,并且在轨迹追踪对比中具有更好的RMSE表现。
    • 刘月; 刘铁林; 姜相争; 韩月明
    • 摘要: 传统导弹武器装备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严重依赖设计人员与产品专家的经验与水平,效率低、准确度差。针对导弹的控制系统,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网络观测器和自组织(SOM)网络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利用基于RBF网络的自适应故障观测器计算输出信号的残差以及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自适应判别阈值,通过比较残差和阈值实现故障检测;利用基于SOM网络的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对残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距离度量实现健康状态评估;通过某型导弹的控制系统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10个不同的故障模式和10组不同的健康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为维修保障和后勤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肖洒; 赖菲; 董春富; 李文勤; 李明
    • 摘要: 针对玫瑰叶片白粉病病斑分布离散、无序且边缘细节复杂、传统图像分割算法提取病斑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滤波与自适应均值阈值分割(WT-AAT)的叶片病斑图像提取算法。首先,为了去除原始图像噪声,使用二维离散哈尔小波变换将图像进行二层小波分解,并依据高、低频子图像自动提取噪声系数,进而设定滤波阈值;然后,将高于阈值的噪声系数置零,并逆序对每层进行小波重构,最终生成等尺度的去噪图像;最后,采用可滑动窗口分割算法对去噪图像进行自适应分割,再根据子图的灰度均值设定二值化阈值,在二值化处理的基础上析取白粉病病斑。结果表明,与WaterShed、Prewitt、Otsu等传统分割算法相比,WT-ATT的像素漏警率的降低率分别为18%、18%和6%,说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分割出病斑,并达到良好的病斑辨识效果。
    • 杜文汉; 李东兴; 王倩楠; 武帅
    • 摘要: 针对帧差算法检测运动目标存在的目标边缘缺失和空洞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帧差和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运动目标边缘提取方法相融合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使用帧差法快速检测变化区域,并通过面积阈值判断是否进行当前帧的检测以提高算法实时性;其次,在运动目标边缘提取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运动目标边缘提取方法提取当前帧运动目标边缘,以解决检测目标边缘缺失的问题;最后,将改进的三帧差分法提取运动目标像素点填充目标边缘图像,以解决检测目标内部空洞的问题。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算法对视频中的运动目标能以较高的准确度和完整度实现运动目标的高效检测。
    • 李红映; 张晓曼; 张天荣
    • 摘要: 针对当前网络防火墙状态检测模型的网络安全置信度低,导致防火墙状态检测时间较长,服务器易受到攻击,检测准确率及防火墙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任机制的网络防火墙状态检测模型。分析防火墙安全性能,根据信任机制建立置信度,通过自适应阈值算法,判断网络是否存在攻击现象,并对数据包实施预处理,设置包过滤防火墙规则集,运用哈希表直接查询数据包,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建立防火墙状态检测模型,完成基于信任机制的网络防火墙状态检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检测准确率较高,能够缩短防火墙状态检测时间,服务器可以有效避免攻击,提高防火墙自身的安全性。
    • 黄方能; 梅勇; 周剑; 雷傲宇; 许琴
    • 摘要: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风电不确定性和间歇性对电网保护方案的影响愈加显著,基于固定阈值的保护整定方案不再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电力系统。基于此,提出了基于正序电流的风电接入电网自适应阈值差动保护方案。首先,以含风电场的标准电力系统为例,剖析了风电“T”型接入对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正序电流为故障信号,以故障位置和故障发生时间为自变量,建立了自适应阈值差动保护模型。为了提高求解效率以适应保护控制的要求,提出了基于PSO算法的二阶段求解方法。其中:阶段1以故障位置为优化变量,得到对阈值影响最高的故障类型;阶段2在阶段1的基础上引入故障开始时间,仅针对阶段1得到的故障类型进行二维优化,可以明显缩短计算时间,以实现阈值计算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最后,基于Matlab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刘光宇; 曹禹; 冯伟; 赵恩铭; 邢传玺
    • 摘要: 主要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技术在图像去噪过程中的阈值选择问题,对图像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选择合适阈值处理小波系数,再将处理后的小波系数经过小波逆变换得到重构后的去噪图像。仿真实验通过对基于小波变换的软阈值去噪、硬阈值去噪以及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达到对图像的降噪效果。仿真实验证明,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去噪技术去噪结果最优,能够清楚地保留图像中的细节,无锐化、过度平滑的现象,且它的信噪比、峰值信噪比的值为最大、均方误差的值最小,从而提升了图像的整体质量。
    • 陈伟; 刘宇; 李宏涛; 孙静; 严宁
    • 摘要: 针对传统ViBe算法不能及时反映场景变化,动态场景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ViBe算法。改进内容包括:采用随机选取背景样本和24邻域法获取初始背景,可以加速“鬼影”消融;结合大津法(OTSU)和均匀性度量法的平均自适应阈值计算方法,可以提高算法对树叶晃动、水波纹和光照变化等环境的适应性,最大限度保留有效像素;更新阶段引入自适应更新因子,可以有效减少被误判的概率,从而增强算法的鲁棒性;最后通过形态学处理和滤波使目标更加完整。采用标准数据集视频对改进算法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改进算法相对于KDE算法、GMM算法和传统ViBe算法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精确度分别提高30.44%、40.72%和20.95%,错分比分别降低了43.28%、40.59%和29.43%。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