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药王

药王

药王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基础医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7篇、专利文献27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光彩、民族艺术研究、大众电影等; 药王的相关文献由219位作者贡献,包括霍志伟、雪生、丁健等。

药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7 占比:88.46%

专利文献>

论文:27 占比:11.54%

总计:234篇

药王—发文趋势图

药王

-研究学者

  • 霍志伟
  • 雪生
  • 丁健
  • 单小花
  • 唐意红
  • 姜辉
  • 孙兆林
  • 宋小明
  • 张志平
  • 李志雄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婷琳; 刘更生; 张蕾
    • 摘要: 济南市国药业同业公会于1940年在济南舜井街舜皇庙举行了医圣公祭仪式,号称“药界祀典之创举”。从祭祀缘起、祭祀对象、祭祀过程等方面对此次医圣公祭进行全面考察。祭祀活动中,郝凤章先生作为祭祀主持的核心人物,确定祭祀对象、审订神位、安排祭祀仪程,并编辑完成了《医圣设位公祭记略》。郝氏沿袭了传统的祭祀仪节,在自上古至清代众多名医中,择定54位医学人物作为祭祀对象,梳理了医学发展的源流,体现了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对于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中医文化的宣传与普及,皆具有一定意义。
    • 马育敏
    • 摘要: 河北正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一座以中国古建筑遗构丰富而蜚声中外的古城.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美誉.而其中最著名者当首推隆兴寺,它为国内罕见的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宋代建筑群,堪称现存宋代佛教寺院总体布局的重要实例.而在隆兴寺龙腾苑碑廊立着有三十七通碑,其中就有两通有关靈王庙的碑额.分别为《重修靈王庙记》《重修靈王庙碑记》,其中《重修靈王庙记》讲述了灵王庙及安国药王庙的主人邳彤的经历、史迹.
    • 宋珍民
    • 摘要: 药王,“药王菩萨”的省称,出自佛经《观药王药上菩萨经》,或见于其它多部佛教典籍,是印度舶来的文化。中国也出现本土药王:药王韦善俊,唐代道士,其浴犬化龙、得道成仙之事,是五代道士杜光庭移植唐代笔记小说《惊听录》中“韦老师”的故事,而其被真正冠以“药王”,首次出现在南宋韩元吉《桐阴旧话》。药王韦古,首次出现在元初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药王韦慈藏,首次出现在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历代医师》,借用韦善俊的“药王”称号,后之图像中更借用韦善俊那条号称“乌龙”的黑犬。扁鹊,北宋封侯、封公、封“神应王”,明万历年间始封“药王”。孙思邈被冠以药王称号,最早见于明代后期弘阳教(民间宗教)的经卷《救苦忠孝药王宝卷》,清初产生秦腔剧目《药王卷》,全国各剧种都有移植,“药王孙思邈”广为传布,遂渐形成非宗教的民间信仰。清光绪二十五年,“五台山即药王山”记录在国家版图———《大清会典图》之《陕西全省舆地图》,说明两点:“药王山”成为国家正式地名;“药王孙思邈”成为清朝政府的官方意志。
    • 金华园
    • 摘要: 药王孙思邈有句名言:"道家养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孙思邈,药王,541年-682年,卒年存在争议。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只是后来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
    • 摘要: 在上一期内容里,Sherry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药王”孙思邈的生平,大家是不是意犹未尽呢?这次,Sherry将为你们讲述有关孙思邈的故事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 马育敏
    • 摘要: 河北正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一座以中国古建筑遗构丰富而蜚声中外的古城。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美誉。而其中最著名者当首推隆兴寺,它为国内罕见的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宋代建筑群,堪称现存宋代佛教寺院总体布局的重要实例。而在隆兴寺龙腾苑碑廊立着有三十七通碑,其中就有两通有关靈王庙的碑额。分别为《重修靈王庙记》《重修靈王庙碑记》,其中《重修靈王庙记》讲述了灵王庙及安国药王庙的主人邳彤的经历、史迹。
    • 唐略
    • 摘要: 关于三伏天,我们来看看“药王”孙思邈是怎么说的:“是月肝气微弱,脾旺,宜节约饮食,远声色。此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时饮粟米温汤、豆蔻熟水最好。”就像这句话说的:“人多暴泄之患。”最近出现胃肠疾病的人太多了。怎么办呢?第一,避免受外寒,现在阴气内伏,暑毒外蒸,但一不小心还是可能被寒邪中伤;第二,不要吃得太饱,以温软食物为主,瓜果、冷饮虽爽口,不要贪多。
    • 许家祥; 韦荣景(图)
    • 摘要: 自古以来,我国名医辈出,数不胜数,但真正称得上神医的,也就“外科鼻祖”华佗、“医圣”张仲景、“医祖”扁鹊、“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等几个人。可如今呢,时代不同了,“神医”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电视上、报纸上、中医馆里,“神医”如过江之鲫。
    • 丁培培
    • 摘要: 立足乡村振兴背景下,亳州市申请了安徽省的一个田园综合体就坐落在谯城区。通过分析亳州药王村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现状与遇到的短板,提出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选择路径。亳州药王村田园综合体基本情况1.区位条件:亳州市谯城区是安徽省财政厅确定的开展2018年度田园综合体建设2个试点县之一。
    • 刘桂云
    • 摘要: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尊为药王、医圣,他不仅对医学有卓越的贡献,关于养生也有系统的理论。他的《四少歌》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这首四少歌成为历代养生学家的座右铭。头两句,少说话,少想事,这很好理解。第三句是指吃饭要有节制,不要过量,以别吃得太饱为最好。这个观点是古代不少养生学家都提倡的。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就主张少食,他说;“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