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资源动员

资源动员

资源动员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2909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甘肃行政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等;资源动员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曾向红、向勇、和征等。

资源动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2909 占比:99.84%

总计:83039篇

资源动员—发文趋势图

资源动员

-研究学者

  • 曾向红
  • 向勇
  • 和征
  • 庄志毅
  • 张峻溯
  • 彭艳萍
  • 曹和平
  • 朱志伟
  • 李勃
  • 梁美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曙明
    • 摘要: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组织、社会和个人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组织是社会的器官”,“管理是组织的器官”。当前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即VUCA时代。科技革命、新冠疫情重塑全球经济社会格局、数字化转型、新生代群体与网络原住民、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新型雇佣形态与用工模式、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文科新商科都为时代赋予了新的主题与挑战。大数据时代、移动媒体时代,要比互联网时代颠覆性更大。它有种更新颖的资源动员力量。我们要学会整合资源,建立整合资源的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与管理需要适应新的变化,进行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持续发展。
    • 杨银娟; 李宗开; 柳士顺
    • 摘要: 随着社交媒体在公共生活空间的嵌入程度不断加深,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愈加便利,其具体实践形式越发丰富,由此集体行动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剧增。一个可行的研究视角是运用多重中介分析方法,深入考察社交媒体工具应用程序、社会网络和行动者实践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析社交媒体助推集体行动的实践机制。具体来说,社交媒体主要是通过促进信息交换、政治动员、集体认同等三个中介变量推动集体行动的产生与发展。深入理解社交媒体助推集体行动的实践机制,有利于运用这些机制实现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从而建设更加包容有序的和谐社会。
    • 刘恩培
    • 摘要: 内部资源依附、外部资源依附、资源动员的机会把握及策略运用对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效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内部资源依附中,管理资源依附对融资交易效率和财务效率都产生显著性影响,而技术资源依附只对融资交易效率产生影响,对融资财务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在外部资源依附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持对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融资效率没有显著影响。高校支持只对融资财务效率产生影响,而对交易效率的作用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在动员机会中,社会支持在结构方程中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表明社会支持对融资交易效率和财务效率都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在动员策略中,社会网络广度对融资财务效率和交易效率都没有产生显著效应,而社会网络深度对融资财务效率和交易效率都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快捷有效地达成融资交易需要重视、发挥关系动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融资政策氛围、提升资金支持力度。
    • 樊慧凝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社区治理在社会工作的有效服务中参与。但由于资源动员的路径依赖,社会工作有效介入社区治理依旧存在着现实困境,需要更为高效的策略促进社区治理的长效发展。通过黑龙江省蒲公英社工站项目的分析,可以了解社工站进行资源动员的过程策略,实现社区融入、促进社工站的资源动员路径创新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应立足于解决社工站资源动员不足的问题,着力构建社区支持网络,推动发展内生型社区治理。因此,本文立足于在哈尔滨市松北区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项目实践,以黑龙江省蒲公英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为例,从社会工作角度进行分析,运用资源动员等理论,来探讨在社会工作的背景下,如何立足于社工站长效发展进行有效资源动员
    • 周凡
    • 摘要: 本文对国外社会动员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媒介动员理论的兴起进行了梳理,并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脉络梳理及特点总结,以期能对该理论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方向侧重于发生在社交平台上的动员事件,且研究主题十分宽泛,小到日常互动交流,大到政治事件,都有所涉及;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具有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1世纪初至2010年,学者的研究以传统的大众媒体为主,2010年以后,研究重点开始转向网络社交媒体;在研究主题上,国内学者以温和的"共意性动员事件"为主,且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
    • 慕丽娜
    • 摘要: 2020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再次突发,其中辽宁省内各地抗疫情况尤为复杂,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加强柔性化物资动员,即整合各相关系统,以便快速响应,有效提高应对疫情不确定性变化的能力.辽宁省按照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将柔性化思想融入物资动员准备,主动发挥社会治理主力军作用,着力构建"12345"工作格局,积极探索物资动员配置模式,不断推动抗疫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疫情动态需求,全面提升动态化、信息化、低成本条件下驾驭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 杨林霞
    • 摘要: 当前,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在不断创新,传统的居委会与新兴的"三社联动"并存发挥作用,但仍然存在基层政府部门角色定位不清、社区居委会专业性不足、社会组织力量弱小、专业社工人才流失、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从资源动员理论视角出发,要构建起主体、物质、文化、时间等几类主要社区资源的动员机制,使之更好地服务社区治理.这既是从现有资源入手探寻社区治理模式更新的尝试,同时也关系到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现实困境的应对与解决.
    • 杨振华
    • 摘要: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资源动员理论视角,通过对2005—2016年间的30个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比较分析发现,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由六项要素组成,分别为明确的群体目标、多元的参与主体、有效的群体沟通、专家学者的支持、大众媒体的传播和动员策略的运用.这六项要素对事件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事件满足六项要素的程度越高,事件的规模就越大.进而据此提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路径,依次是完善公众利益表达机制、推进开放式决策模式、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发挥专家学者独特优势、提高政府回应水平、强化制度规范效力.这些发现对妥善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积极意义,也对有效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参考价值.
    • 谭海波
    •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深刻影响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和产业行为.G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是地方发展型政府赶超战略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技术变迁环境下为谋求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而"因时就势"实施战略行为的努力.一方面,作为政策企业家的地方政府高层领导通过组织学习,识别出技术变迁可能带来的战略机遇,并与地区比较优势匹配,完成了地方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高层领导充分利用政治势能,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由外而内的协商合作和以点带面的认同塑造,有效实现了各类资源的集聚和整合,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 李勃; 王丛迪; 和征
    • 摘要: 激发供应商创新性对供应链协同创新意义重大.从契约治理视角,探讨供应商参与绿色产品协同创新中契约形式对供应商创新性的影响.来自制造业231个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①过程控制型契约与供应商创新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目标激励型契约正向影响供应商创新性;②供应商绿色创新资源优先配置在两种契约形式和供应商创新性间起中介作用;③上述中介作用分别被产品复杂性和技术新颖性调节,二者均正向调节目标激励型契约对供应商创新性的间接作用,技术新颖性负向调节过程控制型契约对供应商创新性的间接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