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远安县

远安县

远安县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1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5篇、专利文献10篇;相关期刊200种,包括中小学实验与装备、湖北林业科技、畜牧市场等; 远安县的相关文献由430位作者贡献,包括肖远金、肖正利、刘建全等。

远安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5 占比:97.65%

专利文献>

论文:10 占比:2.35%

总计:425篇

远安县—发文趋势图

远安县

-研究学者

  • 肖远金
  • 肖正利
  • 刘建全
  • 周世荣
  • 王金玉
  • 谷媛
  • 马学军
  • 杨玉凤
  • 张法良
  • 张贤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艳红; 肖正利; 郭玉华; 王欢
    • 摘要: 湖北远安县大堰自然保护区内残存常绿阔叶林自然片段分布,也是该区域低海拔分布唯一的常绿阔叶林群落斑块,开展了以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为主题调查研究。设置1 hm 2的固定监测样地,调查了所有胸径(DBH)≥2 cm的木本植物、记录物种名称、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样方内有维管束植物45种,隶属29科38属,DBH≥2 cm的乔木植株密度2441株/hm^(2),以壳斗科、樟科、冬青科、山茶科为优势建群种。区系特征在属的划分上,泛热带占比16.67%、热带占比45.84%、温带占比37.5%。重要值区间在0.51%~16.51%,壳斗科物种占比76.93%,占有绝对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分为乔、灌、草3个层次,径级结构为异龄林、林龄为中幼林,自然更新良好。物种多样性指数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样地内物种组成丰富,为典型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稳定,区系特征处于热带与亚热带交错带,物种分布趋于热带性质。该区域常绿阔叶林恢复的成功案例可为此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良好借鉴经验,可扩大类似区域环境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范围。
    • 徐爱玉; 冯泽耀; 周清; 赵记伍; 徐圆; 史玉玲; 陈姣荣; 陈严严; 向永玲
    • 摘要: 目的:筛选适宜远安县栽培的香菇品种(系)。方法:采用本地征集和外地引进方式,收集16个香菇栽培品种(系),以香菇品种华农215为对照,比较16个香菇品种(系)菌丝生长发育、子实体经济性状及其产量。结果:(1)中温品种(系)昌林212、昌林818、科力生238、七河808表现均为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子实体较大、白、圆,产量高,建议作为今后主栽品种推广;(2)低温品种(系)科力生3号、昌林135、科力生5号的子实体较大、菇面白、产量高,可作为低温品种继续试栽观察。
    • 雷巍巍; 李墨; 牟永如; 王丹
    • 摘要: 今年,湖北省经历60年来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秋收面临巨大挑战。地处鄂西的远安县,却是这样的风景--秋收时节,远安县洋坪镇三板桥村,千亩水稻成熟,满地金黄;收割机轰隆,加大马力穿梭田间,饱满的稻穗颗粒归仓。
    • 陈建军; 魏萌
    • 摘要: “我很喜欢一句诗: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湖北省第六届新锐班主任、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鸣凤镇初级中学”)教师张华丽说,“我认为教育学生也一样。教育需要如流水一般的坚持,才能看见学生的成长。”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让张华丽的气质温和且沉稳。在她的娓娓道来中,我们看到了教育人的淡定与从容。
    • 鲍瑜
    • 摘要: 2022年8月20至23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副院长杨园园到荆州市江陵县,宜昌市长阳县、远安县现场督导农业科技“五五”工程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在江陵县,游艾青一行到荆江源生态农业基地,与湖北昌凯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昌一起查看我院示范的水稻品种“E两优263”“E两优19”等。他强调,现在正值水稻灌浆期,要及时灌深水调温、喷施叶面肥,加强病虫情测报,准确记录品种前后期对照数据。
    • 陈淼; 钟绍媚; 田太忠; 余哲
    • 摘要: 今年3月,省减灾委员会、省应急管理厅正式命名135个社区(村)为“2021年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宜昌市远安县河口乡张桥村就是其中之一。9月15日,《湖北应急管理》记者随宜昌市、远安县应急管理局人员驱车绕行在盘山公路上,山谷清幽,静谧的张桥村掩映在三面环山的苍翠中,张桥河穿村而过,远远地,上游“张桥水库”四字映入眼帘,大坝雄壮威武。
    • 汪洋; 李国秀; 匡敏; 邹艳芬; 肖正利
    • 摘要: 【目的】系统研究远安县古树特征,为远安县和湖北省古树资源保护和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EM坐标网格法对远安县古树资源种类组成、分布范围、结构特征、生长状况以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远安县现有存活古树830株,隶属于28科41属46种,古树数量和种类较为丰富。古树平均树龄206.17 a,其中一级、二级和三级古树分别占2.53%、13.01%和83.25%;生长旺盛古树438株(52.77%),生长状况一般275株(33.13%),生长较差90株(10.84%),濒死古树27株(3.25%)。古树平均树高为19.68 m,平均胸径为87.48 cm,平均冠幅为10.39 m;树高的偏度和峰度为0.320和-0.345,胸径的偏度和峰度为1.265和4.254,冠幅偏度和峰度的为1.067和1.117;Weibull函数可较好拟合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分布特征;基于DEM网格数据,古树在水平上为聚集分布;垂直结构上,古树在中海拔区间为集中分布。环境和人类活动是影响远安县古树分布的关键因子。【结论】远安县古树呈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160~639 m海拔区间,建议地方林业部门根据现有古树资源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古树保护规划和科学管护措施。
    • 高苏艺; 蔡平
    • 摘要: 近年来,远安县全力推进绿色教育质量建设,教育督导评价围绕绿色教育质量建设总要求,通过建立绿色教育质量发展性督导评价体系,采取低碳督导检查评估方式,发挥了助推引领作用,教育生态全面优化,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得到全面落实。
    • 汪洋; 李国秀; 匡敏; 邹艳芬; 肖正利
    • 摘要: [目的]系统研究远安县古树特征,为远安县和湖北省古树资源保护和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EM坐标网格法对远安县古树资源种类组成、分布范围、结构特征、生长状况以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远安县现有存活古树830株,隶属于28科41属46种,古树数量和种类较为丰富.古树平均树龄206.17 a,其中一级、二级和三级古树分别占2.53%、13.01%和83.25%;生长旺盛古树438株(52.77%),生长状况一般275株(33.13%),生长较差90株(10.84%),濒死古树27株(3.25%).古树平均树高为19.68 m,平均胸径为87.48 cm,平均冠幅为10.39 m;树高的偏度和峰度为0.320和-0.345,胸径的偏度和峰度为1.265和4.254,冠幅偏度和峰度的为1.067和1.117;Weibull函数可较好拟合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分布特征;基于DEM网格数据,古树在水平上为聚集分布;垂直结构上,古树在中海拔区间为集中分布.环境和人类活动是影响远安县古树分布的关键因子.[结论]远安县古树呈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160~639 m海拔区间,建议地方林业部门根据现有古树资源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古树保护规划和科学管护措施.
    • 敬顺华; 陈玉萍; 刘海玲; 周勇; 彭艳红; 王欢; 肖正利
    • 摘要: 运用区域松材线虫入侵受害松林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基于ArcGIS软件平台空间分析工具,对松材线虫病侵染源数据库采用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方法,定量和模拟地反映松材线虫病在空间的扩散情况,揭示松材线虫病侵染源空间分布格局、空间传播模式、传播方向的时空转移及其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松材线虫侵染源数量和程度分布有较明显差异,且散布分布,存在一定数量侵染源,具有扩散的趋势.②侵染源最近邻指数,受害松林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松材线虫病自然传播下以侵染源点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蔓延.③标准差椭圆定量分析表明该区侵染源传播方向为东南方向西北方向扩散,呈现面状扩散模式,较为分散区域侵染源表现为受人为活动传播影响较大.④侵染源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松林受害主要呈现点聚集分布,类似于热力点,具有小班内部中心扩散和向外围小班扩散特征,放射状蔓延模式,与最近邻分析松材线虫病发生特征为集聚分布表现一致.该区域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轻微,可防可控,可在空间格局上阻挡疫点,减少侵染源,并控制人为活动造成传播直至根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