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违反纪律

违反纪律

违反纪律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共产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0篇、专利文献96篇;相关期刊198种,包括新课程.中学、班主任、学校管理等; 违反纪律的相关文献由31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玉胜、萧袤、丁东等。

违反纪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0 占比:76.35%

专利文献>

论文:96 占比:23.65%

总计:406篇

违反纪律—发文趋势图

违反纪律

-研究学者

  • 张玉胜
  • 萧袤
  • 丁东
  • 丁大连
  • 丁新军
  • 万书涛
  • 三石
  • 丛雨情
  • 东山
  • 严明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肖华
    • 摘要: 刚接手五(3)班时,引起我注意的是坐在第一排的小个子男孩小睿。他过于活泼了,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不能安静。开学没多久,他的同桌就向我反映——小睿上课话太多,影响到周围同学和小组积分。对此,我采取了一些“制裁”措施:经常给小睿调换座位,他的座位越来越靠后;因为上课违反纪律,扣除小睿的个人积分;因为字迹潦草,不给他的作业“优秀”。面对如此多的“制裁”,小睿仿佛习以为常,满不在乎。
    • 巩利群
    • 摘要: 一个班级中有几十名学生,有爱说爱闹、被老师批评之后依然调皮的,也有敏感脆弱、动不动就掉眼泪的,还有少言寡语、安静乖巧的。后者可能不是学习最好的,也不是长得最出众的,更不是因为特长而“闪闪发光”的,却几乎从不违反纪律。他们上课安静地坐着,书本规规矩矩地摊开,既不和同桌说悄悄话,也不和前后桌传纸条,即便课堂有趣事发生.
    • 杨景霞
    • 摘要: 都说毕业班的孩子不好带,不只在教学,更在于常规管理。开学一个多月,班里的学生明显变得躁动不安,课上课下总是肆无忌惮地违反纪律,聊着与学习无关的事,好像只有抄书写字才能让他们安静几分钟,于是“罚抄”成了我最近管理班级的常用模式。小博是个“话痨”,无论我说什么,他总能接上话茬,经常引发集体大笑或是连片呼应。“今天信息课老师请假了,我们要调换一节课……”“啊?信息老师有什么事呀,又不能上电脑课了……”
    • 孙望安
    • 摘要: 看到“老师,您为什么只针对我?”这个题目,相信很多老师读者都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学生违反纪律或犯毛病后,老师找其谈话或批评教育,学生不服气,或想扯上其他同学一起受过,便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提出质疑,“为什么只针对我”“又不是我一个人”“为什么不批评他们”,等等。听到学生类似的话语,作为老师,我们不要认为这只是学生之间的攀比,或以此为借口为自己开脱,而应该意识到这背后反映出青少年学生对“公平”“公正”的诉求。另外,在随后的沟通过程中,当事老师又提出了特别关注萧羽的理由是“要让她树立更高的目标”。因此,“公正”与“标准”是这个故事的关键词,也构成了本故事鲜明的特点。
    • 马国新
    • 摘要: 布隆迪是我的学生,他个子很高,也很英俊。但他在小学时就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进入初中后依然不爱学习。他总是管不住自己,不仅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好好学习,还经常做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无论老师如何提醒甚至批评,他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站在讲台上,老师会看不见哪一位学生呢?其实,教室里的一切都在老师的视线之内,每一位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老师情绪的细微波动,这种情绪的波动继而会传递给教室中的每一个人。这就是我们的教育。
    • 郭华英
    • 摘要: 一天中午,我午睡刚起来,值日生就来汇报:“郭老师,小欣、小涵和小扬三个人午睡时传纸条,还讲话。”这三个人无论在学习、品行还是处事能力方面,都是班里的领头雁,怎么会在午睡时违反纪律?我问:“谁先写的纸条?”小欣说:“是我先写的。”“单独来我的办公室吧!”来到办公室后,我问:“你为什么要写纸条,写的什么?”小欣说:“我睡了一会儿后醒了,感觉睡不着,就向小扬传了一张纸条。郭老师,其实我很喜欢小扬(此时她很坦然,没有一点儿脸红、害怕),就写纸条说: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我忍不住笑了:“然后呢?”
    • 金子万
    • 摘要: 面对犯错的学生时,有些老师被迫向学生妥协,甚至选择了“佛系处理”。我认为,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应该与时俱进,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还记得刚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新官上任三把火,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我连夜制定了班规,内容细化到了学生日常的每个细节,而且明确了违反纪律的处罚措施。
    • 汤言冰
    • 摘要: 小妍,特立独行、行为另类,没有朋友,说谎、违反纪律是家常便饭,每天还会故意制造一些"奇葩"事件。每周我都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她和同伴的矛盾,感到身心俱疲。怎样才能帮助这个特殊的孩子呢?单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显然势单力薄,于是,我决定开展小队建设。
    • 韦培龙
    • 摘要: 作为教师,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也习惯对他们进行批评、训斥。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频繁的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小豪经常违反纪律,对我的教育也"油盐不进",每次与他交谈,他都是承认错误,绝不改正。去年,临近期末考试时,他竟闹情绪不来学校了。我向班里的同学打听,他说:"小豪不想来考试。"我急忙打电话给小豪的妈妈:"小豪妈妈,您好!小豪怎么突然不来上学了?"
    • 摘要: 岁末年初,"两节"临近,走亲访友逐渐频繁,"礼尚往来"感情联络密集。关于"礼尚往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公务人员不能收受超过一定限额的礼品,这一点都比较明确。但是,对于能否给同样从事公务的领导同事及其特定关系人送礼,却存在认识误区。事实上,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仅收礼不对,不合规矩的送礼,也是违反纪律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