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1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0562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中国农村卫生、肝脏、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二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第五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等;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文献由21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建成、浦永兰、甘建和等。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0562 占比:99.65%

总计:20635篇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发文趋势图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研究学者

  • 吴建成
  • 浦永兰
  • 甘建和
  • 陈祖涛
  • 俞喆珺
  • 刘永萍
  • 刘璐
  • 厉晶萍
  • 周盼盼
  • 周立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宪鑫; 李佃贵; 王彦刚; 苏春芝; 周盼盼; 张金丽; 王亚东
    • 摘要: 目的:综合分析化浊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浊毒内蕴型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浊毒内蕴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8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3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方法,29例)和实验组(应用化浊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方法,29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参数[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参数(ALT、AST以及TBIL)比较未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参数(ALT、AST以及TBIL)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浊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浊毒内蕴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孟宪鑫; 李佃贵; 王彦刚; 苏春芝; 周盼盼; 张金丽; 王亚东
    • 摘要: 目的:探究化浊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浊毒内蕴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浊毒内蕴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100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取化浊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并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浊毒内蕴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DA(4.21±1.03)umol/L低于对照组、SOD(79.82±1.02)U/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浊毒内蕴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够改善患者肝纤维化及氧化应激指标,值得研究和推广.
    • 王佳佳; 李新燕; 石晓莉; 王英强
    •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疗程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挑选出100例,住院时间在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区间,均采取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的疗程分为实验组(治疗72周)以及对照组(治疗48周).将两组的治疗效果极其不良反应测试对比.结果 检测两组数据显示,实验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不存在.结论 以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72周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48周,同时没有特别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疗程采用72周更具有应用价值.
    • 杨高雄; 杨高艳
    • 摘要: 目的 观察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使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显著(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HBV 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定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效果相对更为理想,可有效提升HBeAg转阴率,保护肝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 侯玲珍
    • 摘要: 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当中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观察分析所采用的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的治疗方式,而B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进行48周治疗之后再进行随访24周.对比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结束的时候和随访结束之后的疗效,以及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B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之后ALT复常率以及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sAg转阴率都要高于A组.B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以及随访结束时HBeAg和HBVDNA定量都低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 秦艳
    • 摘要: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治疗后48周的HBeAg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转换率,维持血清ALT水平,缩短疗程,值得借鉴.
    • 肖芙蓉; 王美玲; 周立杰; 尹菲; 王桢
    • 摘要: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与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治疗的HBeAg阳性慢乙肝初治患者8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对照组联合恩替卡韦,疗程48周,比较ALT复常比例、HBV DNA阴转情况、HBsAg及HBeAg阴转比例、血清学转换率、评估肾功。结果两组ALT复常率均明显增加,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试验组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周、48周试验组HBeAg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较联合恩替卡韦达到更高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使更多患者能够达到核苷类药物停药标准。
    • 肖芙蓉; 王美玲; 周立杰; 尹菲; 王桢
    • 摘要: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与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治疗的HBeAg阳性慢乙肝初治患者8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对照组联合恩替卡韦,疗程48周,比较ALT复常比例、HBV DNA阴转情况、HBsAg及HBeAg阴转比例、血清学转换率、评估肾功.结果 两组ALT复常率均明显增加,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试验组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4周试验组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8周虽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48周试验组HBeAg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8周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sAg定量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较联合恩替卡韦达到更高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使更多患者能够达到核苷类药物停药标准.
    • 汪丽萍; 尹华发; 李家斌; 李旭; 叶英
    • 摘要: 目的 比较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分别在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至2016年8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血清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82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观察组,52例)和恩替卡韦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替比夫定600 mg,1次/d;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分别在治疗12 w、24 w、48 w、72 w、96 w时,观察两组血清ALT复常率、HBsAg阴转及动态变化、HBeAg动态变化情况、HBeAg/抗HBe转换率和HBV-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在12 w、24 w、48 w、72 w、96 w时ALT复常率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HBsAg阴转率及各个时间点的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HBeAg转换率方面,观察组在72 w、96 w时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HBeAg转换率更高,HBeAg值下降更明显.
    • 徐峰
    • 摘要: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血清学转换率与对照组患者总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75.0%(30/40)、37.5%(15/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血清学转换率为75.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血清学转换率为37.5%)(P0.05).结论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且安全可靠,但替比夫定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更明显,患者血清学转换率更优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