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ATP酶

ATP酶

ATP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3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70358篇;相关期刊497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第七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暨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等;ATP酶的相关文献由2683位作者贡献,包括毛裕民、谢毅、J·I·沙皮罗等。

ATP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3 占比:1.25%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0358 占比:98.71%

总计:71278篇

ATP酶—发文趋势图

ATP酶

-研究学者

  • 毛裕民
  • 谢毅
  • J·I·沙皮罗
  • 曾因明
  • 李建生
  • 冯志强
  • 卓孝福
  • 尹刚
  • 熊正英
  • 张天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睿; 王振红; 谢欣怡
    • 摘要: 目的探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右美托咪定麻醉小鼠催醒的作用。方法32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阿替美唑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组小鼠腹腔注射1 mg/kg右美托咪定,90 min后分别注射2 mg/kg阿替美唑、50 mg/kg(低剂量)及100 mg/kg(高剂量)银杏叶提取物,评估小鼠镇静、镇痛水平,并记录苏醒时间。检测各组脑组织中Ca^(2+)、Mg^(2+)-ATP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鸟苷酸环化酶(cGMP)活性、Orexin A及Orexin B蛋白表达。结果麻醉给药95、120及180 min时,与对照组比较,阿替美唑组和高剂量组镇静、镇痛评分均降低(P<0.05),且麻醉给药180 min时,阿替美唑组和低剂量组镇静、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阿替美唑组和高剂量组苏醒时间缩短(P<0.05),且阿替美唑组苏醒时间短于高剂量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阿替美唑组和高剂量组Ca^(2+)、Mg^(2+)-ATP酶活性、NO、NOS、cGMP活性、OrexinA及OrexinB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右美托咪定麻醉小鼠具有催醒作用,可能与提高Ca^(2+)、Mg^(2+)-ATP酶活性、促进NO/cGMP信号转导和Orexin系统有关。
    • 孙伟; 刘杉杉; 周佳; 朱锋钊; 高俊波; 王靖飞
    • 摘要: 为了研究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对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将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感染组经皮下接种200μL 1×103 TCID50/100μL PRV-HLJ株。于PRV感染后48、72、96 h,分别对脑组织进行超微结构、线粒体肿胀度、ATP酶活性和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检测。透射电子显微结构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RV感染后脑组织线粒体出现不同程度肿胀和空泡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显示,感染后线粒体形态与对照组相比肿胀度显著增加(P<0.01)。此外,脑组织线粒体Ca-Mg ATP酶和Na-K ATP酶水平出现了显著下降(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mtDNA拷贝数显著降低(P<0.01)。从线粒体肿胀度、ATP酶以及mtDNA拷贝数方面研究PRV感染后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为进一步了解PRV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李有志; 牟恩镟; 申屠琰; 朱卫东; 赵蓓蓓; 王志铮
    • 摘要: 水生动物往往会通过调整自身生理生化特征而形成各自固有的越冬生存适应对策,因此,深入探究越冬对具有冬眠习性的目标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生理状况的影响过程与机制,对指导其安全养殖具重要参考价值。以池塘专养模式下2^(+)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同生群个体为研究对象,从机体形态、血清生化、脏器相关功能酶活力和肌肉与裙边物性等四个维度开展了中华鳖越冬前后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越冬对中华鳖生理生化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越冬期间实验中华鳖总体上呈现较明显的生长态势,所测30项体尺性状和12项质量性状测定值间的差异相似性分别为46.7%和8.3%;(2)所测16项血清生化指标中,越冬后显著降低的为TG等5项(P0.05);(3)所测8项脏器酶学指标中,越冬后酶活力显著下降的为肝脏CAT、POD和脂肪酶(P0.05)。表明越冬为引起肝脏功能发生正常切换的重要时期,但不会引起心肝功能产生实质性改变。研究结果可为中华鳖越冬生理生态学研究和池养中华鳖越冬管理技术体系构建提供基础资料。
    • 李娟; 邱菊; 刘翩; 肖丹; 刘舒; 吴欢; 王茜; 黎晓强; 王开金
    • 摘要: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性细菌,具有双相发育特点,由于其缺乏合成能量的ATP酶,需要完全依赖宿主细胞提供,但又不同于病毒,其内含有DNA、RNA两种核酸,以二分裂形式进行繁殖。目前共11属,21个种,其中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可引起肺炎,以肺炎衣原体为主,鹦鹉热衣原体引起肺炎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加之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可能导致误诊及漏诊[1]。本文旨在通过描述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诊治过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黄彩云; 何吉福; 宋春虹; 王楠; 马玉德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当归多糖(ASP)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昆明小鼠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SP高剂量组、ASP中剂量组和ASP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负重游泳至力竭1次/d,持续负重游泳15 d。造模第6天开始,ASP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剂量(222.56、111.28、55.64 mg/kg)的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仅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10 d。记录最后1次小鼠负重游泳至力竭的时间,评估小鼠运动耐力;而后采集标本,检测血清肌糖原、肝糖原、血乳酸及血尿素氮含量;检测肝脏、肾脏及后肢肌肉中的ATP酶含量。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ASP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有所延长(P<0.05);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分别比较,高剂量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均更长(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SP中剂量组小鼠血清肝糖原含量升高(P<0.05),ASP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均升高(P<0.05),其中以ASP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肌糖原升高最明显(P<0.05)。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血乳酸和尿素氮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SP低剂量组小鼠血清血乳酸含量降低(P<0.05),ASP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血乳酸和血尿素氮含量均降低(P<0.05),其中以ASP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血乳酸降低最明显(P<0.05)。④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中Na^(+)-K^(+)-ATP和Ca^(2+)-Mg^(2+)-ATP酶含量降低(P<0.05),肾脏中Na^(+)-K^(+)-ATP酶、Mg^(2+)-ATP酶和Ca^(2+)-Mg^(2+)-ATP酶含量均降低(P<0.05),后肢肌肉中的Na^(+)-K^(+)、Mg^(2+)、Ca^(2+)、Ca^(2+)-Mg^(2+)4种ATP酶含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SP低剂量组小鼠后肢肌肉中Ca^(2+)-Mg^(2+)-ATP酶含量升高(P<0.05);ASP中剂量组小鼠肝脏中的Ca^(2+)-Mg^(2+)-ATP含量升高(P<0.05),后肢肌肉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含量均升高(P<0.05);ASP高剂量组小鼠肝脏中的Na^(+)-K^(+)-ATP和Ca^(2+)-Mg^(2+)-ATP酶含量均升高(P<0.05),肾脏中Na^(+)-K^(+)-ATP酶和Mg^(2+)-ATP酶含量均升高(P<0.05),后肢肌肉中Na^(+)-K^(+)、Mg^(2+)、Ca^(2+)、Ca^(2+)-Mg^(2+)4种ATP酶含量均升高(P<0.05);其中以ASP高剂量组小鼠肝脏Ca^(2+)-Mg^(2+)-ATP酶升高最明显(P<0.05)。结论:ASP在一定范围内可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发挥抗疲劳功效,其作用机制与ASP可显著提高小鼠运动耐力、提升糖原储备、减少乳酸与尿素氮堆积、改善机体能量代谢水平有关。
    • 赵亚; 吴亚运; 刘丽娟; 赵瑞芝
    •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免疫状态小鼠银屑病模型探讨不同免疫细胞及非免疫因素对银屑病发病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裸鼠、NOG小鼠各20只,分别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均采用咪喹莫特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类银屑病模型,末次造模后取材,检测皮肤、脾病理组织,皮肤炎症因子,以及皮肤和脾能量代谢因子等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3种模型动物小鼠皮肤表观状态及病理组织均表现出银屑病样病变,炎症因子(IL6、IL17、IL22、IL23)水平均显著升高,脾均出现肿大,脾病理切片显示Balb/c小鼠,裸鼠白髓区增大,淋巴细胞显著增多,皮肤及脾中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下降,3种模型成模的严重程度为Balb/c小鼠>裸鼠>NOG鼠。结论多种免疫细胞活化特别是T细胞活化在银屑病发病中具有关键作用,但免疫细胞严重缺失的动物仍能诱发银屑病,其中非免疫因素ATP-ATP酶活性下降可能也是银屑病发病的诱导因素之一。
    • 王明霞; 梁虹; 李吉平; 陈明琪; 杜琳琳
    • 摘要: 目的研究氯仿(chloroform,CF)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phthalate,DOP)联合暴露对小鼠脾脏内乳酸脱氢酶(LDH)及ATP酶的影响。方法将20只健康成年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540mg/kg DOP组、112mg/kg CF组、540mg/kg DOP+112mg/kg CF组。采用等容积灌胃法给予相应干预措施,1次/天,染毒15天,检测小鼠脾脏中LDH、ATP酶的活力。结果所有组别小鼠脾脏Na^(+)-K^(+)-ATP酶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组别小鼠脾脏LDH、Ca^(2+)-Mg^(2+)-ATP酶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P和CF同时暴露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且对小鼠脾脏LDH、ATP酶的影响未见交互作用。
    • 颜逢缘; 周春妙; 陈雪; 冯文荣; 宋长友; 唐永凯
    • 摘要: 从酶活性和基因表达2个方面探讨了铜离子对中华绒螯蟹鳃ATP酶的影响。CuSO_(4)·5H_(2)O胁迫试验设置1个空白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浓度分别为0、0.17、0.69、2.77和11.08 mg/L,于胁迫5和10 d取样,检测鳃ATP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大,中华绒螯蟹鳃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浓度为0.69 mg/L时,2种酶的活性最大。同时,qPCR结果显示,NaK-ATPase、V-ATPase和NKCC基因表达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浓度为0.69 mg/L时达到最大值;并且,铜胁迫10 d的ATP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比5 d的有所降低。这说明低浓度铜离子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鳃ATP酶活性,而高浓度铜离子则使ATP酶活性受到抑制;并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ATP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有下降的趋势。
    • 黄海涛; 魏旭青; 杨峻乙; 黄艳茹; 王莉丽; 杨旭; 励建荣; 孙彤
    • 摘要: 为提高食品贮藏加工材料表面对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的抗黏附性能,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成膜剂,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不同微观形貌的ZnO微纳米粒子为改性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ZnO-PDMS薄膜,并研究了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ZnO微纳米粒子的微观形貌影响PDMS薄膜的疏水疏油性能,以绒球状和花状ZnO微纳米粒子为改性剂,可获得ZnO-PDMS超双疏薄膜,对水和油的接触角均大于150°。薄膜的抗菌黏附性能与疏水疏油性能呈正相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ZnO薄膜释放的Zn~(2+)破坏了细菌细胞膜,并抑制胞内ATP酶和AKP酶活性,引起细菌代谢紊乱导致细菌死亡。相较于棒状和绒球状微纳米粒子改性的PDMS薄膜,花状ZnO-PDMS薄膜具有更强的抗黏附性能和抑菌效能。同时具有超双疏性能和抗菌性能的ZnO-PDMS薄膜可有效抑制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生长,研究旨在为抗生物被膜材料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 摘要: 水稻细胞膜质子泵研究取得新进展日前,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朱毅勇教授团队在水稻细胞膜质子泵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据介绍,细胞膜质子泵又称为细胞膜质子ATP酶,它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氢离子排出细胞,为细胞膜内外养分等物质的运输提供膜电位和质子驱动力,质子泵在植物体中具有强大的生理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