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发展权

发展权

发展权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841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6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6797篇;相关期刊553种,包括法治研究、法制与社会、现代法学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老年学学会2014年年会、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2012年会暨国际研讨会、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等;发展权的相关文献由897位作者贡献,包括汪习根、李长健、丁德昌等。

发展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6 占比:10.81%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6797 占比:88.99%

总计:7638篇

发展权—发文趋势图

发展权

-研究学者

  • 汪习根
  • 李长健
  • 丁德昌
  • 翟红芬
  • 姜素红
  • 桂晓伟
  • 何志鹏
  • 肖巍
  • 刘安华
  • 宋才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智华; 赵靖
    • 摘要: 平等保护老年人发展权是缓解老龄化危机的方式之一。当前我国老年人发展权可分为经济发展权、政治发展权、文化发展权,在这三个领域存在缺乏经济权利保障、缺少高效政治参与、缺少平等教育机会等问题。缺少平等理念是老年人发展权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持续的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发展权问题愈发严峻,法律保障不足是老年人发展权缺乏平等保护的直接诱因。应以平等作为完善老年人发展权的基础,通过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经济发展权,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政治发展权,通过增加平等教育机会保障老年人文化发展权
    • 张华泽
    • 摘要: 个人破产制度的核心在于体现“人的因素”,从保障破产人及其扶养人的生存发展权的角度出发,在破产人和债权人达成一致的前提下,确保破产人具有社会性重启的可能。豁免财产制度作为个人破产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破产程序伊始,为破产人及其扶养人在破产后的基本生存发展保留了必要费用。此项制度与债权人债权的全部实现及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集中体现于豁免财产的认定机制。通过设置符合国情的豁免财产认定规则,在债权人、债务人、法律运行社会评价等三个方面寻求最优解,以期实现法律的社会价值。
    • 苏晖阳; 任德锟
    • 摘要: 残疾人发展权是残疾人享有的以残疾人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保障残疾人公平公正地分享发展成果和平等参与社会实践、完成残疾人社会融合为基本内容的发展权利。从演进历程来看,残疾人发展权经历了从应然道德到应然人权、从应然人权到法定人权以及从被动人权到主动人权的过程。通过残疾人发展权的理论回溯与制度梳理可知,完善残疾人发展权保障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实践目标,残疾人发展权的保障制度体系与保障能力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休戚相关,未来残疾人发展权的保障制度体系应继续向保障残疾人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继续迈进。
    • 范卫红; 陆成虎
    • 摘要: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关于破产债务人任职限制的规定存在侵犯破产债务人权益之嫌,但历史的演进证明法律与社会已摒弃了破产惩戒主义和破产债务人信用瑕疵论。虽然存在一定的现实性和既定法基础,但通过辨析我国对失信被执行人和准破产人的任职限制规定,再分析我国现行个人破产制度的任职限制规定,但缺乏法理上的正当性。真正的良法需要经过正当性审判,且被限定于合理畛域内适用,以避免其异化与失范,而劳动收入豁免或可成为衡平破产债务人生存、发展权与债权人财产权的更优路径。
    • 沈陈
    • 摘要: 国际关系中的发展权保障包括两层框架:一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规范框架,发展权不仅被纳入联合国规范体系,而且在其他领域的国际法律和规则中得到确认;二是以国际发展为中心的机制框架,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援助和国际组织主导的发展合作三种类型。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领域规范对发展权保障关注的不足,凸显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发展权保障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相关国际规范完善、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发达国家责任承担、国际组织改革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是发展权的积极倡导者和维护者,应进一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调动国际社会的多元行为体,从规范完善和机制创新两个层面强化发展权保障。
    • 龙振华; 邢玉霜; 陈忠
    • 摘要: 工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社会法人组织,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维护企业和职工发展中的职能,对于国有企业强化自身管理、凝神聚力、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与作用。本文将以五七一九厂工会维权实践为例,对工会组织维护企业和职工发展权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职工所求、企业所谋、社会所需,是保持职工队伍先进性的关键所在,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的必然要求。
    • 李幸芝
    • 摘要: 数字化贫困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民发展权利实现的掣肘。在信息化时代,农民的数字能力是实现其生存权和发展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建设数字社会的基础。目前,农民数字化贫困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农村数字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数字意识和能力不足已成为治理数字化贫困的现实障碍。面向乡村振兴和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以农民发展权利引领农村数字化建设,合理配置农村数字资源,提升农民数字化意识和能力,是有效解决农村数字化贫困问题的治本之道。
    • 王莉; 闫媛媛
    • 摘要: 目前,学界对碳排放权法律属性的界定尚未有统一定论,准物权说、行政规制权说、环境权说、债权说、新型财产权说等学说众说纷纭,亟待结合法学基础理论妥当厘定。在国内层面,碳排放权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而在国际层面,则是以国家主体为第一序位、企业事业单位为第二序位的复合主体。应当根据不同排放权的权利主体分置其权利属性,将碳排放权法律属性二元分类界定,即以国家为权利主体的发展权和以企业事业单位为权利主体的用益物权。碳排放权立法应当在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展开,形成国际与国内碳排放权的法治互动,同时强化权利主体的权利行使应当基于节能降碳等环保约束义务的履行。
    • 张立哲; 鲍钰
    • 摘要: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在增进民生福祉、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与发展权的价值内涵一致,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基础优势,确定重点发展方向,推动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和美丽宜居环境、构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经验。未来应当继续强化政策保障和改革授权、建立评价体系和示范推广机制、完善实施机制,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示范。
    • 杨钊龙
    • 摘要: 生物质电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其电价补贴具有环保和国际贸易双重属性。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自身发展权益出发,实行电价补贴都具有必要性,且电价补贴弥补了外部性带来的成本,具有正当性,这二者构成了补贴的基本环保属性。然而,在WTO法律框架下,生物质发电电价补贴可能构成SCM协议下的禁止性补贴和可诉性补贴,这是其国际贸易属性的具体体现。为兼顾环保属性和国际贸易属性,应当在国内法和国际法层面寻求平衡举措:对内加强政策合规性,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尽早实现市场化;对外寻求国际法层面的制度支持,通过多边谈判、部长级会议等方式为生物质发电电价补贴设定豁免标准,抓住“双碳”目标背景下包括生物质发电在内的能源变革的机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