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08-10-10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克罗恩病(CD)的病程呈一种活动与缓解反复交替的慢性过程,绝大部分病人一生中需要药物治疗以控制疾病活动和维持缓解,然而终有70%以上的病人在诊断10年内需要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却非常高。近年的研究进展,不但大大改善了控制病情的疗效,而且为最终改变CD的自然病程这一治疗目标带来了希望。
  • 摘要:自1902年Bayliss和Startling发现第一个人类胃肠激素-促胰液素(Secretin),此后的一个世纪,胃肠道与激素的关系研究经历了从遗传-功能、从基础-临床的进展。它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即胃肠激素系统(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system)包括了胃肠道内分泌激素,胃肠神经肽(Neuropeptides)和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及存在于胃肠道的激素受体、受体后信息传递、基因分子克隆和表达的调控的认识。胃肠激素系统除了对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摄食,消化,吸收,分泌,排泄,感觉,运动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外,对维护胃肠道粘膜完整特别是病理修复过程起重要作用。
  • 摘要:在获得的新资料基础上,从1998年的第一次会议以来罗马标准已经得到了发展,罗马Ⅲ标准由来自18个国家的87位专家历时6年完善,标准强调症状是诊断的基础。为什么要建立罗马诊断标准的呢?门诊所诊治的胃肠道疾病中有一半以上为功能性疾病,我们需要对这类疾病加以重视。而从认识该类疾病以来,对其诊断的标准混乱而不统一,为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带来困难,国际上的学术交流语言不同,明确并建立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标准迫在眉睫。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与临床实践所用的相关描述脱节。由于临床科学家未能准确描述其研究对象,这些RCTs的研究结果能否真正用于执业医生所面对的患者尚不确定。
  • 摘要: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中国的感染率超过了50%,质子泵抑制剂(PPI)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一直被作为临床首选的H.pylori根除治疗方案,其中最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克拉霉素。2005—2007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组织的全国Hp耐药菌株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很多地区Hp对抗生素的耐药问题目益严重,对甲硝唑的平均耐药率达到了75.6%。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27.6%,但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2.7%。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是导致其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于2006—2007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组织的全国Hp根除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含甲硝唑的LCM方案Hp根除率(68.6%)明显低于不含甲硝性的LCA方案(82.7%),由于H.pylori对甲硝唑等抗生素耐药率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根除H.pylori的抗生素,在Masstricht Ⅲ共识中已推荐左氧氟沙星用于H.pylori的根除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以含左氧沙星的PPI三联(LAL)和传统三联(LAC)对H.pylori根除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 摘要: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Hp耐药率不断上升。在发达国家Hp对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35%,而在发展中国家则耐药率很高,有些地区甚至达到100%的耐药率,H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发达国家为10%,发展中国家为25%-50%。Hp对对青霉素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1%-2%之间,Hp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在0—20%。Hp对抗生素耐药将严重影响其根除率。
  • 摘要:Barrett食管(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食管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近年欧美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发生率明显升高,增长速度为恶性肿瘤之首,约50%食管腺癌中来源于BE。食管腺癌预后不良,西方人群中的统计资料显示食管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文献报道大约5~10%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会发展成BE,2~5%的BE患者可发展成腺癌,BE发生腺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30~150倍。因此,BE和GERD作为食管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摘要:自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消化道肿瘤协作组对全国13个省市部分胃癌患者的一般状况,饮食习惯,心理因素及部分血清标志物表达进行了流调分析。所选病例胃癌组836例(男472例,女364例),对照组(慢性胃炎)222例(男118例,女104例)。入组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证实。胃癌组与对照组年龄及性别构成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数据经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836例胃癌10岁~29岁1.2%,30岁~49岁20.1%,50岁~69岁55.1%,70岁以上23.6%。学历为小学以下33.8%,初中37.0%,高中21.9%,大学以上7.3%,胃癌中工人24.1%,干部18.0%,技术人员4.7%,个体经营者2.4%,农民50.8%。胃癌发生部位为胃底贲门31.6%,胃窦43.2%,胃体23.6%,胃角1.7%。其中高分化34.4%,中分化21.5%,低分化44.1%。早期胃癌占胃癌总数12.9%,其中息肉型23.1%,浅表型26.9%,溃疡型50.0%。进展期胃癌占胃癌总数87.1%,其中息肉型18.3%,溃疡型48.5%,溃疡浸润型28.2%,弥漫浸润型5.0%。胃癌组既往存在萎缩性胃炎病史者15.0%,对照组为8.7%,二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OR=1.63,95%CI=1.003-1.497)。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胃癌组86.5%,对照组71.4%(p=0.001,OR=2.570,95%CI=1.779-3.710),呈显著相关性。
  • 摘要:临床上,对于不同个体(如均为成年人),患同样疾病,医生们常常给予他们同样治疗方案、药物、甚至剂量,事实上,其中有些患者对药物反应好、有些效果一般、另有一些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ADR)[国内外均有报道:Lazarou et al.Fat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106,000(in 1994).1998,JAMA:He et al.Fat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500,000NEJM,2005.]。可见,即使患同样疾病,一种治疗方案、药物及其剂量并不适合所有患者。近年来,基因组、HapMa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Variance,CNV)、功能基因组及其技术(如高通量生物芯片)快速发展与应用,使得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可能达10—15%),正因为这些差异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包括对疾病的不同易感性与对药物的不同反应。这提示我们在临床上,对于不同个体(如均为成年人),即使患同样疾病,医生们应考虑给予他们不同样治疗方案、药物或剂量,即所谓的个性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不同病人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差异。除了环境等因素外,不同个体的基因组差异是造成疗效和毒副作用差异的主要因素。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发展将很大程度取决于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的研究与应用。
  • 摘要: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肝纤维化的实质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脏的过度沉积,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s,HSC)是肝纤维化ECM的主要来源,HSC要产生大量的ECM,必须经历所谓的“活化”过程:即由原来的静止状态的表型转分化为肌成纤维样细胞表型。因此,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事件。尽管肝纤维化可以逆转已成为共识,但目前对其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我们课题组多年来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在肝星状细胞靶向给药载体构建、抗肝纤维化靶点选择及中药甘草酸抗肝纤维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肝纤维化干预措施研究。
  • 摘要: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定义为脂质在肝脏组织内沉积超过肝脏自身重量的5%,或光镜下每单位面积>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FLD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FLD的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后者部分可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NAFLD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问题,在发达国家其死亡率排在第5位,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意外、肺疾病和肿瘤之后。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的NAFLD的发病率明显上升。NAFLD往往与糖尿病、肥胖、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症状并存,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密切相关,研究已证实NAFLD是MS表现之一,但两者并不等同。
  • 摘要:肝脏和肠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肝和肠的胚芽共同起源于前肠;另外,胃肠道的血液在流入体循环前必须经门静脉系统流至肝脏,确保在肝脏完成代谢、免疫、以及对来自胃肠道毒素的监视功能。门体分流性脑病就说明了肝脏在肠道的吸收时的解毒和免疫监视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肝脏发生疾患时势必会引起肠黏膜屏障受损,本文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阐述。
  • 摘要:门静脉高压的定义是门静脉系统血压的升高,PH可有多种特征性表现方式,从解剖学角度,可以分为窦前、肝窦和窦后阻塞。如果肝外或门静脉阻塞,可以使用临界门静脉高压概念,这主要是由于脾静脉的血栓,例如发生于坏死性胰腺炎后的。尽管这种病人可能发生胃或食道的血管曲张,但他们经常不会出现其他门静脉高压的特征性表现。从机制角度,血流增加或(和)阻力增加时门静脉压力升高,即⊿pP=Q(约占40%)×R(约占60%).
  •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MIM2666600)与溃疡性结肠炎(溃结,MIN191390)在内,均可对患者的生活与社会活动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IB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治的研究,正在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流行病学从广义上讲,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的科学,对探索IBD的潜在病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不同的流行病学方法,将从不同角度对IBD的发病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炎症性肠病在我国逐渐增多,诊断成立后全面的评估病情对指导治疗、评定疗效和估计预后均十分重要。统一的评定指标可以保证定量观察、客观评价,临床交流中也才有共同语言。在此,我们对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评估指标的临床应用作一回顾和评价。I、UC的评估指标:1.临床严重度与活动度评估:有9种常用的评估指标,严重度与活动度密不可分,因此常合并使用。
  • 摘要:一、定义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并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症状位于脐上、胸骨下缘下、两侧锁骨中线区域,患者常表现为不适的感觉,有些患者感觉组织器官受损,有时患者没有主述腹痛而表现为特别不适;上腹部烧灼感,指症状位于脐上、胸骨下缘下、两侧锁骨中线区域,烧灼感主要指难受的灼热感;餐后饱胀,即像食物长时间潴留在胃内的不适感;早饱感,即进食不久患者即感到胃已充盈,而不能进常规量的饮食,以往常将这一症状描述为早饱,新标准用早饱感用于强调进食过程中食欲消失。出于临床研究考虑,今后应采用更具体的疾病名称以代替FD,目前将FD分为两类:(1)餐后不适综合征;(2)上腹痛综合征。
  • 摘要:胰酶的激活学说仍然是急性胰腺炎(AP)最基本的发病机制:各种原因导致胰管梗阻,胰腺防御机制受到破坏,胰蛋白酶原被激活,后者又激活了其它酶的反应,如脂肪酶、磷脂酶A等,导致胰腺及其临近组织炎症、水肿、出血、坏死等改变,并可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基于“胰酶激活学说”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仍应用胰酶抑制剂,抑制SAP病程中的胰酶活化,从而达到治疗SAP的目的。本文简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胰酶抑制剂(如加贝酯、生长抑素、奥曲肽、乌司他丁等)的结构、功能、性质及在治疗SAP中的作用。
  • 摘要: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20%~3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高达15%~90%。胰腺以及胰腺周围组织的继发性感染被认为是导致SAP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预防和治疗感染已成为降低SAP死亡率的关键。对轻症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不主张常规使用抗生素目前已成共识,而对于SAP患者多数学者主张常规使用抗生素,但亦存在争议。大多数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支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够降低胰腺坏死组织的感染率,但还需要进行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行验证。
  • 摘要: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病情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死亡率高峰(即发病后早期和发病后2—6周)。在疾病的第一个阶段,即发病后1周左右,病情的严重度与全身炎症反应所继发的器官衰竭相关。在这个阶段是以可能存在的器官衰竭为特征,以“功能性的”或“临床性的”尺度来对疾病的严重度进行分类和治疗。当器官衰竭持续超过48小时者则定义为急性重症胰腺炎。运用Mashall评分系统用于定义器官衰竭:当至少一个器官系统中评分≥2分,则可定义为器官衰竭,即呼吸衰竭即氧合指数<200mmHg;肾功能衰竭即血肌酐≥170umol/L;循环功能衰竭即SBP<90mmHg补液后无反映和pH<7.3。当同一天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衰竭时,即可定义为多系统器官衰竭。
  • 摘要:胰腺癌(PC)以发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及死亡率高为特征。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位于癌症死因中的第四位。我国PC的年发病率约5.1/10万,每年新增约5万~6万例。吸烟、大量饮酒(每周摄入酒精量>750g)、糖尿病史、及胆石症为我国PC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PC位置隐密,症状不典型,一旦确诊多属晚期。CT能较好地显示胰腺成像,但以影像学标准只能挑选出10%~20%的患者,可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生存率更低,术后5年生存率也只有10%~25%。尽管目前的治疗水平有所提高,但尚无有效手段明显改善PC的防治。
  •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整体发展,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乃至预防,在过去一百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或成就。然而,深奥的生命科学与有限的人类认识之间还存在明显的鸿沟,消化病学中大量棘手的问题还使我们费解而迷茫,而认识和解决这些难题恰恰又是消化病学未来发展的出路。
  • 摘要: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Esolphagogastric varices,EGV)出血等。其中EGV出血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内镜学分会及从事该项工作的外科和放射介入科专家,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就其基本概念、诊断治疗原则等,制定出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GV出血的防治共识,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基本的规范。
  • 摘要:大肠癌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消化系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也升至恶性肿瘤发生率的第4-6位,其约3/4患者系有大肠腺瘤发展而来。虽然通过内镜早期发现大肠腺瘤样息肉而摘除之可减少部分大肠癌的发生,但限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和患者的依从性等问题,仍无法广泛普及应用,且其复发率高达40%-50%。为此,众多临床医生和科学工作者注重研究化学预防药物。
  • 摘要:一、口腔H.pylori感染早在H.pylori发现不久,就有人在胃病患者口腔检出了该菌,方法从特异性稍差的尿素酶试验、组织染色、基因检测到细菌培养。我们早在1994年应用尿素酶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受检者牙斑和口水均为阳性,当时认为是口腔的碱性环境所引起的假阳性,未引起重视。此后来自包括英美等发达国家,和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者均自口腔中分离出了H.pylori菌株,证实了口腔H.pylori的存在。
  • 摘要:幽门螺杆菌(H.pylori)被发现25年了,已经证实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的密切相关,这使得H.pylori成为领域内最著名的细菌,发现者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H.pylori感染导致的不同临床结局是由H.pylori、宿主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在H.pylori毒力因子、宿主遗传易感性及其相互作用而导致临床结局显著差异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 摘要: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人口与健康”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特别强调“重点研究开发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规范化、个性化和综合治疗关键技术与方案”。
  • 摘要: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国人为大肠癌高发种族近端结肠大肠癌发病率增加大肠癌自然病程——为筛检、早诊提供时间大肠肿瘤诊疗战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1筛查:2遗传学检测;3癌前病变随访及干预)
  • 摘要: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并且近来随着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虽然结肠癌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外科手术治疗近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术后总体的5年生存率仍在50%-65%,死亡病例数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8%左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术后转移率较高,达40%左右。结肠癌局部转移一般早于远处转移,约60%-80%的患者在术后2年以内出现局部转移。近期对于转移相关机制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明确结直肠癌发生转移的机制,并探讨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进一步提高结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摘要:一、HBV及相关肝病发病现状全球乙肝感染人群约为4亿。2002年的一项普查表明,我国HBsAg阳性率为9%,计约1.2亿乙肝携带者,约占全球HBV感染者的1/3,慢性感染者约为0.3亿。每年死于乙肝相关性疾病者约有300 000,包括180 000例肝癌。1990年起开展的新生儿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儿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但并未遏止乙肝发病率的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21.9/100 000上升至到2003年53.5/100 000。乙肝及其相关疾病成为中国及全球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造成政府的极大负担,中国每年在肝病方面的的治疗费用约为9000亿(Liu J,FanD.The Lancet 2007)。因此,对HBV及其相关肝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于改善国民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人的求饮、求食遵循着一定的生物学规律。人类进化的动力是食物,而食物和进食方式的改变,又直接影响人类的进化和健康。人类发现了火,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有了火,才有了饮食文化。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火,对于提高食物的美味和延长人类的生命来说,是一次革命。社会发展至今,饮食习惯及烹饪方法已发生诸多的变迁。在当今的生活中,人类主要的死亡病因,已由过去的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疾病,即所谓的“文明病”。导致“文明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错误的饮食习惯形成的营养不良。现代营养学认为,“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营养不足及营养不均衡,从而导致人体内部免疫系统功能衰退或失调,进而导致疾病发生。
  • 摘要:资料脾动脉栓塞术由Maddison等于1973年首次报道用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接受治疗的患者术后脾脏缩小、外周血象迅速改善,但限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和术后处理经验不足,做全脾脏栓塞术后发生脾脓肿、急性胰腺炎、全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5%-8%)。1979年Spigos等报道用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使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术后保留了部分脾脏功能。1985年Jonasson等报道了大组栓塞脾动脉的病例,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脾脏后随访1-8年,证实了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认为,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是一比较安全、有效的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用于治疗脾亢、无手术指征的脾损伤、门静脉高压症、脾动脉瘤、脾脏肿瘤、外科术前栓塞、某些血液性疾病等。
  • 摘要:经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通过建立肝静脉和肝内门静脉之间的交通,达到降低门脉压力的目的。该方法自1988年在德国Freiburg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超过1500篇以上的英文文章发表,表明它被广泛接受并不断用于临床。鉴于我国是肝病大国,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病人约2000万人,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硬化、肝癌及其他相关疾病,而国内能够经常开展TIPS的医院不多,完成的病例数亦有限,对TIPS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中的地位和价值认识不足、存在误区,使得相当数量的适合TIPS治疗的门脉高压并发症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而获益。
  • 摘要:近年国内经皮经肝食管胃静脉曲张栓塞技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obliteration of gastric coronary vein,PTVE)的报道有所增加。但使用栓塞材料多为无水酒精、明胶海绵和不锈钢圈,靶血管栓塞不持久,术后出血率高。近年,我们在既往PTVE基础上,将TH胶注射到食管下段曲张静脉、胃底贲门周围静脉和冠状静脉主干,实现曲张静脉及其供血静脉的广泛、永久栓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介入断流治疗。本文就经皮经肝TH胶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地操作经验及体会做一总结。
  • 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ro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免疫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发展以及DNA重组动物模型技术的日趋成熟,IB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迅猛,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其中IBD易感基因的发现,驱动肠粘膜免疫失衡的共生菌与肠上皮屏障之间的关系以及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作用多方面的成果,对IBD发病机制和疾病本质的揭示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发生与食管抗反流机制的减弱有关,其中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降低和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过多在GER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食管壁有效蠕动和清除功能下降、胃排空延缓以及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与反流的发生有关,上消化道粘膜屏障功能减弱也是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基础之一。当存在上述病理生理基础时,过多的胃内容物,主要是胃酸反流入食管则引起食管症状、粘膜损伤,胆汁和消化酶也损伤食管粘膜。
  •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在世界各国都相当常见。IBS在欧美国家患病率约为10%,在我国南方社区人群中患病率约为5。7%。IBS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花费了不少有限的医疗资源。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IBS。因此,应依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类型及发作频率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治疗IBS的药物包括解痉剂、导泻药、止泻剂、肠道动力感觉调节剂、微生态制剂和抗抑郁药。
  • 摘要: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胃肠神经内分泌异常、平滑肌病变、肠道动力异常、药物副作用、滥用泻剂、精神心理问题、饮食及排便习惯等有关。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在便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释放的这些化学物质,对消化系统的运动、分泌等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已发现的胃肠激素约60余种,促进胃肠运动的激素主要有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等;抑制胃肠运动的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神经降压肽、阿片肽等。
  • 摘要:随着胆道结石发病率的上升和人群中嗜酒者的不断增多,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是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总结近年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方面的进展。急性胰腺炎是否需要营养支持大多数急性胰腺炎属轻症(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不易出现营养不良(malnutrition),一般于住院3~7日内可恢复进食,并不需要营养支持。患者腹部症状减轻,无恶心呕吐,肠鸣音恢复,血尿淀粉酶下降,医师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好转后即可开始经口进食。确定急性胰腺炎经口进食的时机亦十分重要,时机不当可致急性胰腺炎病情复发。目前尚没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证据表明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临床结局。有非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接受营养支持和不接受营养支持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临床结局是相似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