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殖民

后殖民

后殖民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656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篇;相关期刊401种,包括科教文汇、电影文学、戏剧之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1年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国际论坛等;后殖民的相关文献由64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颐武、王宁、高照成等。

后殖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5 占比:99.0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5 占比:0.76%

总计:661篇

后殖民—发文趋势图

后殖民

-研究学者

  • 张颐武
  • 王宁
  • 高照成
  • 吕秀梅
  • 孙晶瑶
  • 宋莹
  • 张帆
  • 彭自平
  • 徐宏前
  • 李升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珂
    • 摘要: 传统亚洲研究经历了欧洲的东方学、日本的东洋学和美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三个阶段,研究中心分别位于欧洲、日本和美国,其中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思想导致了亚洲国家在知识体系中的客体地位。以后殖民的视角审视,面对亚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加强亚洲研究有助于提高亚洲的主体性和权力,赋予中国以及亚洲崛起的合理性,为中国对外关系提供更多元的学理依据;适应时代与学科发展的潮流,凭借制度、语言和文明多样性上的优势,促成中国成为亚洲知识领域的新研究中心,促进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
    • 韩秋玲
    • 摘要: 库切在《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通过刻画典型的南非“田园”意象,即农场意象,展现了在战乱频仍的年代,黑人迈克尔希望通过逃离城市,回归农场寻求平静生活却频频遭遇失败的生活经历。文章借用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以及反田园叙事理论,着重分析了内战对于南非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国家强权和种族隔离制度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剥夺,探究了南非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国家动乱时期悲惨的生活以及田园梦想的破灭。
    • 陈秋芳
    • 摘要: 《我母亲的自传》通过对后殖民主体问题的叙述而呈现出独特的形态,为读者阐明殖民掠夺、文化侵占的后殖民背景下殖民地女性的宿命。对加勒比岛国多米尼加在后殖民背景下所呈现出的悲惨景象展开殖民主义行为叙事。在此作品中,主人公雪拉所呈现出的愤怒便是作者琴凯德的愤怒,琴凯德以“我”的视角表现出一位加勒比知识分子的担当和勇气,蕴含着对殖民地女性和其他个体命运的映射。
    • 李凯
    • 摘要: 伊万·弗拉迪斯拉维克的小说处女作《愚弄》于1993年出版,于同年获得南非CNA文学奖,一度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小说背景置于建立新民主国家前夕的南非,主要围绕三个人物和一个“新房计划”展开,具有丰富的象征寓意。本文通过探讨小说中的后殖民身份问题和空间书写,指出作者利用语言策略瓦解西方中心话语,关注边缘,从而赋予空间无限阐释的可能性,凸显出伊万对新南非的积极展望,更显示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 邹啸
    • 摘要: 《沉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后殖民文学作品,但跨民族、跨文化、多语言的特征寓示了后殖民主义色彩。主人公从国内到日本的“流放”体验,促使他一步步转为被审视的“他者”。文化上的不能兼容以及强烈的寻根愿望的幻灭,最终导致了主人公的自杀悲剧,被殖民者心理的文化无意识状态,在文本中也有深刻体现。
    • 王树江
    • 摘要: 阿吉兹·阿罕默德以“第三世界”为起点,借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对后殖民理论进行了批判。他把“第三世界”界定成一个保留了“阶级之民族性”、实践着社会主义文化与“第一世界”发达资本主义文化相对立的文化共同体。在构思“第三世界”文化大团结的过程中,阿罕默德还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决定性”、分析了马克思对殖民主义和印度的论述,并就马克思对阶级和民族性的认识提出了新的看法。阿罕默德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渗透着“第三世界”意味,他的“第三世界马克思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能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徐则慧
    • 摘要: 后现代社会之下,食物已成为人们互通有无、身份交流的纽带。香港的混杂性特征使其广泛吸收世界的多方元素,从而构成兼收并蓄的饮食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食谱交流,一方面使更多先进的文化具有了超越民族国家的普适性,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人们关于身份界定与民族认同的思考。也斯的小说集《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由味觉出发,在后现代、后殖民的语境中观察饮食文化,力图于华洋交界处重新定义香港的文化身份,从而开辟新的人类文化交流空间。
    • 杨梦玮
    • 摘要: 《自由国度》是奈保尔著名的后殖民小说之一。小说通过五个故事中对不同人物及其境遇的描写,展现了远离家乡的移民在异域文化环境中的异化感和无归属感,揭示了殖民地人民对主权国家的幻想破灭以及非洲新独立国家在殖民体系解体后面临的诸多危机。作为其中的篇章之一,《孤独的人》讲述了一位印度厨师桑托什随雇主去往美国后的各种经历,展示了在后殖民背景下的多元文化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少数族裔定位其文化身份和寻求文化归属感的艰难。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该短篇中主角从印度到美国所经历的文化冲击以及对不同文化的适应,展示在身处异质文化中的移民产生文化认同危机这一过程中,文化移置这一后殖民术语产生的影响,并揭示他们可能面临的文化困境。
    • 薛柯
    • 摘要: 电影《绿皮书》讲述了美国非裔钢琴家唐·谢利博士及其意裔司机托尼·维勒欧嘉在全国巡演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本文以霍米·巴巴文化位置观为理论视角,分析了两位主人公作为被殖民主体的和殖民主体对自我身份的找寻和建构。被殖民主体的对殖民主体文化的模拟使他们陷入混杂的矛盾状态,无法获得身份认同。殖民主体话语具有的矛盾性也使殖民主体在身份认识上产生混淆。霍米·巴巴的双重身份建构理论为第三空间中身份的认同与建构提供了解决路径和启发。
    • 冯雨秋
    • 摘要: 《赞美沉默》是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的作品,探讨了非洲移民在其新的居住地英国协商构建其流散身份的话语策略,捕捉了叙述者在独立之后动荡不断的家园桑给巴尔和新的截然不同的环境之间的矛盾立场,通过朴实细致的故事叙述和人物刻画,真实地再现了坦桑尼亚人民在殖民统治结束后的处境,让非洲民众意识到文化身份缺失的现实和身份重建的必要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