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固体推进剂

固体推进剂

固体推进剂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369篇,主要集中在航天(宇宙航行)、武器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7篇、会议论文348篇、专利文献663981篇;相关期刊208种,包括兵工学报、含能材料、火炸药学报等; 相关会议119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交流会、2008年火炸药学术研讨会等;固体推进剂的相关文献由3572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凤起、樊学忠、庞爱民等。

固体推进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7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348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63981 占比:99.73%

总计:665776篇

固体推进剂—发文趋势图

固体推进剂

-研究学者

  • 赵凤起
  • 樊学忠
  • 庞爱民
  • 李吉祯
  • 徐司雨
  • 李猛
  • 付小龙
  • 罗阳
  • 仪建华
  • 刘佩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固体火箭技术编辑部; 薛朋飞(整理)
    • 摘要: 从本刊刊载情况看,2021年对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有几个值得一提的事情。首先,我国自主研发的Φ3.2 m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和Φ3.5 m整体式复合材料缠绕固体火箭发动机相继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打通了Φ3 m以上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链路;其次,2021年在以超燃、推力可调可控特种发动机等为代表的新型智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以双级延伸喷管级间热分离展开过程仿真、内弹道性能精准预示、推进剂/衬层/绝热层粘接界面模拟等为代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精细化设计与仿真技术,固体火箭发动机用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等诸多领域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最后,本刊首次刊载了碳纳米(石墨烯)材料在宇航推进领域应用的专栏文章,与读者分享石墨烯制备及其在含能材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 郭兆琦; 钱勖; 张婷; 王艳薇; 陶博文; 李磊; 马海霞; 顾健
    • 摘要: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FeO_(3)、BiFeO_(3)/GO、钾离子掺杂BiFeO_(3)/GO及铈离子掺杂BiFeO_(3)/GO四种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结构、形貌及其对HM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发现铈离子掺杂能够有效降低掺杂铁酸铋的粒径分布,铈离子掺杂的BiFeO_(3)/GO对HMX的热分解表现出很好的催化作用,使之热分解起始温度从281°C提前至209°C。分别向丁羟推进剂中添加2%的钾离子掺杂及铈离子掺杂BiFeO_(3)/GO,在3~9 MPa压强下的燃速测试表明含这两种燃速调节剂的丁羟推进剂在相同压强下的燃速和压强指数基本相同,与具有相似组成的含亚铬酸铜及铜铬复合氧化物的丁羟推进剂相比,含掺杂铁酸铋的推进剂燃速更高,压强指数(0.52)与含亚铬酸铜推进剂(0.52)相同,略低于含铜铬复合氧化物的丁羟推进剂(0.54)。
    • 张晓军; 邢鹏涛; 朱佳佳; 舒慧明
    • 摘要: 目的掌握HTPB推进剂老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及贡献程度。方法对HTPB推进剂进行不同湿热条件下的加速老化试验,并测量不同老化时间推进剂的质量损失分数和力学性能,结合推进剂在温度和湿度下的作用机理,对质量损失分数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最大拉伸强度作为性能指标,对HTPB推进剂湿热老化过程进行湿热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湿度对HTPB推进剂质量损失分数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在75%~85%有一个湿度拐点值,大于或小于这个拐点值,推进剂遵循不同的质量损失分数变化规律。温度和湿度对推进剂最大抗拉强度方差分析的F值均大于其临界值,影响显著。相比而言,湿度的影响更加显著,整个老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作用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温湿交互作用在试验前期和后期对推进剂的影响不显著,而在试验中期较为显著,同样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结论湿度对推进剂最大拉伸强度影响的贡献率最大,温度次之,交互作用最小。从时间轴上看,湿度的贡献率表现为单调递增趋势,温度为单调递减趋势,交互作用呈现抛物线趋势。
    • 方帆; 常皓; 陈晧晖; 饶永红; 陈俩兴; 訾皓然
    • 摘要: 以承受轴向冲击的单孔管状药柱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存在断裂缺陷的药柱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比4种不同裂纹缺陷情况下药柱位移分布情况,分析和探讨了裂纹缺陷形态对药柱完整性的影响,所得到的结论对于药柱损伤诊断和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分析复杂结构药柱裂纹缺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 苟东亮; 敖文; 刘露; 吴浩明; 刘佩进; 何国强
    • 摘要: 奥克托今(HMX)作为含能材料在能够提高推进剂能量性能的同时可改变推进剂的燃烧过程,广泛用于固体推进剂中。为了研究HMX含量对推进剂点火、燃烧、团聚和凝聚相燃烧产物特性的影响,采用推进剂燃面拍摄、激光点火以及凝聚相燃烧产物收集方法对HMX含量在0%~10%范围内的典型四组元推进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MX含量由0%增加到10%,推进剂的点火延迟时间由191 ms增加到286 ms,推进剂的燃速和压强指数均减小,凝聚相燃烧产物的体积平均粒径D_(43)由48.1μm增加到138.3μm。含10%HMX的推进剂燃面上铝的团聚程度最大,而含8%HMX的推进剂凝聚相燃烧产物中活性铝的含量最高。
    • 聂鑫垚; 孔军利; 陶俊; 石先锐
    • 摘要: 固体推进剂推进与毁伤一体化技术,可以在战略战术临时更改而导致推进剂未燃尽的情况下,通过起爆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的余药,达到提高导弹毁伤效果的目标,具有拓展导弹的战略用途、充分发挥导弹性能和高效利用高附加值资源的意义。目前,受国外的技术封锁,固体推进剂推进与毁伤一体化技术尚有关键技术亟待突破。首先,基于固体推进剂点火后的反应增长过程,提出了固体推进剂在燃烧时可控向爆轰状态转换是实现推进与毁伤一体化技术的关键,其中燃烧转爆轰机理和燃烧性能控制是重要支撑技术。然后,进一步阐述了能量性能控制对固体推进剂推进及毁伤性能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采用可控起爆或发动机-战斗部一体化实现固体推进剂推进与毁伤一体化的设想。未来应加强复合含能材料燃烧与爆轰可控转换机理、可控起爆原理及控制方法、发动机-战斗部结构及装药一体化等的研究,以支撑固体推进剂推进与毁伤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 陈超; 李海建; 秦钊; 王长健; 许毅; 孙志华; 仪建华; 赵凤起
    • 摘要: 为了抑制固体火箭发动机羽流的二次燃烧,最好的方法是在推进剂配方中添加钾盐作为抑制剂。介绍了无机钾盐如KNO_(3)、K_(2)SO_(4)、K_(3)AlF_(6)、KA、含能硝基配合物、含能亚硝酸复合钾盐KE和有机钾盐KD等对固体推进剂的分解动力学、羽流电子密度、火焰结构和温度、燃烧速率、燃烧波结构、熄火表面及平台燃烧效应的影响。还介绍了一些新型有机含能与不含能的钾盐。对目前固体推进剂消焰剂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 董海平; 张静静; 魏小琴; 赵方超; 陆韡; 李晗
    • 摘要: 针对固体推进剂在温度交替变化下贮存寿命评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Coffin-Manson模型的寿命评估方法.首先,利用固体推进剂在多个加速应力水平下的温度循环加速退化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获得性能退化曲线;然后,结合失效阈值确定不同加速应力水平下的伪寿命;最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确定加速模型—修正Coffin-Manson模型,进而外推正常条件下固体推进剂贮存寿命.采用本方法评估某固体推进剂在实际应力水平下的贮存寿命为16.7 a,与实际贮存寿命相比误差约为7.22%,表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推广到其他固体推进剂或弹药在温度交替变化环境下的贮存寿命评估.
    • 魏晓林; 周建辉; 李宏岩; 舒慧明
    • 摘要: 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已成为制约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水平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粘弹性力学理论,综述归纳了固体推进剂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药形结构、材料性能、载荷形式和老化贮存4个因素对推进剂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分别指出各个因素在固体推进剂结构完整性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药柱及发动机的设计与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 袁志锋; 胡松启; 刘林林; 赵凤起
    • 摘要: 综述了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硝酸酯类增塑剂、硝氧乙基硝胺类增塑剂、偕二硝基类增塑剂3类含能钝感增塑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情况及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含能钝感增塑剂研究的重点方向。指出含能钝感增塑剂优异的钝感性能和较高的能量使其作为硝化甘油(NG)的替代者,可以大幅度降低推进剂的机械感度,并且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作为惰性增塑剂的替代者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推进剂的能量,并能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可有效解决推进剂能量与钝感的矛盾。建议今后应加强以下方面研究:含能钝感增塑剂的钝感机理研究,用以提高推进剂的能量及不敏感性;含能钝感增塑剂对固体推进剂塑化机理和增塑效能研究,以提高含新型高能钝感增塑剂的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