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气候效应

小气候效应

小气候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4845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生态学报、亚热带水土保持、中国农业气象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2012中国杭州·世界屋顶绿化大会、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小气候效应的相关文献由40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荣堂、吴振海、哈斯等。

小气候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4845 占比:99.62%

总计:34978篇

小气候效应—发文趋势图

小气候效应

-研究学者

  • 王荣堂
  • 吴振海
  • 哈斯
  • 叶功富
  • 徐俊森
  • 李鹤
  • 林武星
  • 武锋
  • 王成
  • 王晓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建敏; 魏雯
    • 摘要: 以昆明市捞鱼河(昆工段)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随机选取13个典型样地及1个对照点,按照全遮阴、半遮阴、无遮阴3种类型,观测不同空间冬季微气候的日动态变化特征,采用舒适指数来评价不同要素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并利用SPSS statistics 22分析各景观设计要素、小气候因子与人体舒适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光照强度是影响户外小气候环境的直接因素,3种遮阴类型中,无遮阴空间小气候效应与全遮阴、半遮阴空间差异显著;全遮阴与半遮阴空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湿度上。2)在冬季,人体舒适度与天空可视因子(SVF)、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和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温率、增湿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样点与水体的距离无明显相关关系,无遮阴空间舒适度最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景观优化建议,以期为昆明市“美丽河道”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古琳; 王成; 王艳英; 王晓磊; 孙振凯; 王茜; 孙睿霖
    • 摘要: [目的]研究无锡市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内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以期为惠山乃至江南地区游憩型城市森林的合理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也为当地市民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衣着开展森林游憩活动提供参考.[方法]在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附近,选择20世纪80、90年代营造、位于山顶南坡的香樟林、湿地松林和山顶北坡的栓皮栎林3种典型人工游憩林为对象,以位于山脊的水泥道路为对照,于春、夏、秋、冬季晴好无风天气条件下,在5:00-19:00同步测定3个游憩林及对照点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在此基础上计算舒适度指数和衣着厚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游憩林及对照点的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季节变化、日内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游憩林的人体舒适度差异,并提出四季游览惠山的衣着建议.[结果]各林分温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表现为夏、秋季大于春、冬季,风速表现为香樟林和湿地松林在夏季最大,栓皮栎林和道路在秋季最大;相同季节不同林分之间的舒适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各林分在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4个季节白天观测时段内,各林分气温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且峰值出现在11:00-15:00,谷值出现在5:00-7:00,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则与气温相反;风速的日变化趋势波动较大,峰值出现在5:00-9:00,谷值出现在13:00-15:00;在春、秋、冬季,各林分人体舒适度在11:00-15:00最高,而夏季这个时间段则最低;3个游憩林在夏季能显著提高人体舒适度,但冬季与对照的差异不大;各林分气候达到“舒适”等级的时间为春季最长(11:00-17:00),秋季次之(11:00-15:00),夏季仅早上气候舒适(5:00-7:00),冬季气候均为“极不舒适”;各林分的着衣厚度指数在夏季均为1,冬季均为7,春季香樟林为5,湿地松林和栓皮栎林为4,道路为3,秋季道路和栓皮栎林为4,香樟林和湿地松林为5.[结论]3个人工林林分在春季均发挥降温增湿效应,湿地松林在4个季节都具有降风作用;各林分在夏季调节小气候效应更明显,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春、秋、冬季的11:00-15:00为白天气候的最舒适时段.
    • 吕鸣杨; 金荷仙; 王亚男
    • 摘要: 水体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环境有重要影响作用,经过多年、多学科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研究成果.通过对不同形式水体、不同水体特征以及水体与其他因素结合所产生的不同小气候效应进行总结归纳,以期对合理规划设计水体景观、有效利用水体小气候效应提供参考,并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
    • 董建华; 何奇江; 高月; 王艳英; 叶兵; 张志勇; 华锦欣
    • 摘要: 以杭州典型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城市中心区为对照,于2016年6~8月,按照数据采集频率为10 min的间隔对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3项指标进行24 h动态监测,以此来分析城市森林和湿地小气候效应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作用,在气温最高的7月降温效益最明显,降温幅度分别达到1.2~3.3°C和1.0~4.1°C,白天城市森林的降温幅度更高,夜间城市湿地的降温幅度更高;在相对湿度最低的8月增湿效益最明显,增湿幅度分别达到5.8% ~20.4%和12.6% ~27.0%,城市湿地的增湿幅度高于城市森林;6月份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和对照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均较小(S<6.95),适合出行.7和8月份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的综合舒适度指数均小于对照区,全天感觉不舒适或极不舒适的时段整体均比市中心对照缩短5 h,人们在早上11:00之前和傍晚18:00以后到公园开展游憩活动体感会更加舒适.研究的结果可作为城市森林和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一部分,并可为市民休闲出行和城市绿地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 王雄; 蒯军; 刘华; 王海元
    • 摘要: 发展棚室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棚室农业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在温度的促进下,蔬菜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温度在大棚中表现出这样的变化规律,即昼夜温差偏大,晴天温差高,棚回温速度较快,在阴天,增温效果不佳,在蒸腾作用的影响下,棚内湿度显著增高.对于蔬菜而言,其最佳的生长湿度是白天35%,夜晚83%.本文着重分析了滨海棚室小气候效应(包括弱光效应、增温效应、高湿效应、低CO2浓度效应)、大棚环境小气候调控措施(包括双层棚膜、草毡覆盖、揭膜通风、人工喷淋)和大棚蔬菜高产栽培的作用机理与技术模式.
    • 全磊; 宁宝祥
    • 摘要: 总结分析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绿地调节小气候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深入研究城市绿地、改善小气候环境、合理规划设计城市绿地提供参考.
    • 霍文; 何清; 金莉莉; 王囝囝; 慕文玲; 杨帆; 杨兴华; 刘永强; 艾力·买买提明; 刘新春
    • 摘要: The land surface process is one of the basic 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processes that affects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The desert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its corresponding regional climate effect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hot issue in desert meteorology field. In recent years, import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bservation of desert land surfac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surface process and parameterization, land surface process simulation, regional climate effect and the influence of land surface process on regional climate. In this paper, the desert microclimate, desert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the parameterization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Also emphasis on summarizing achievements of the desert climate investigation, desert boundary layer height, desert thermal circulation, oasis effect,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field observations of desert land surface process, the influence of desert land surface processes on climate, desert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at home and abroad. Moreover, the observational facts and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hich was got by using observation equipment and numerical model on climatic effects and land surface process was reviewed in recent years. Besides, the influence of parameterization of land surface process on simulation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discussed.%陆面过程是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基本物理、生化过程之一。沙漠陆面过程及相应的小气候效应已经成为当前沙漠气象研究的热门问题。近年来,在沙漠陆面过程野外观测、陆面过程特征及参数化、陆面过程模拟、小气候及陆面过程对小气候影响等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对于沙漠小气候、沙漠陆面过程及沙漠陆面过程参数化进行了简要概述,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在沙漠地区气候考察、沙漠边界层高度、沙漠热力环流、绿洲效应、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特征、沙漠陆面过程野外观测试验及结果、沙漠陆面过程对气候的影响、沙漠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方面的成果,回顾了近年来利用地面观测设备和数值模式等对气候效应和陆面过程直接观测和数值模拟所获得的观测事实和模拟试验,并讨论了其陆面过程参数化对模拟的影响,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