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悬吊训练

悬吊训练

悬吊训练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278篇,主要集中在体育、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97486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当代体育科技、辽宁体育科技、中国康复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二届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第一届山东省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第四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等;悬吊训练的相关文献由656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彬、赵祥虎、丘云锋等。

悬吊训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7486 占比:99.75%

总计:97731篇

悬吊训练—发文趋势图

悬吊训练

-研究学者

  • 黄彬
  • 赵祥虎
  • 丘云锋
  • 刘洪举
  • 孙霞
  • 徐亮
  • 徐磊
  • 董玲
  • 袁广瑞
  • 商小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剑; 许锐
    • 摘要: 目的:观察悬吊训练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推拿科LDH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悬吊训练+推拿治疗,对照组行推拿治疗,1次/d,连续治疗5 d,休息2 d,治疗周期为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评估,采用VAS量表、ODI量表、JOA量表进行评分,并根据JOA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训练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陈顺喜; 陈飞宇; 刘小平; 刘菲菲
    • 摘要: 肩袖损伤以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累及冈下肌、冈上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是引发肩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发病率30%以上[2]。且高发于50岁以上老年群体,患病率高达25%。该病对患者的运动技能、生活质量等会产生严重影响[3]。研究显示,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对肩袖损伤患者安全有效[4]。本研究探讨以激痛点理论为基础的温针"肩八针"联合悬吊训练治疗对肩袖损伤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刘佩佩; 程芳; 李晓玮; 朱燎原; 刘素姗; 陈伟
    • 摘要: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suspension training,SET)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次阴道分娩并参加产后42 d体检的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凯格尔运动,50例)、试验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凯格尔运动+SET,50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刻POP分期、盆底肌力分级、腹横肌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第1次治疗前,2组患者POP分期、盆底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次治疗前、第15次治疗后,2组POP分期、盆底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横肌厚度均呈升高趋势,试验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T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POP可有效改善症状,更快更好地恢复盆底肌力,增加腹横肌厚度,提高临床疗效。
    • 张冠美; 王怀珍; 杨清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倾斜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方法。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悬吊训练,观察组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TCT、BBS、MBI、SCP评分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TCT、BBS、MBI得分均有升高的趋势,SCP得分均有降低的趋势,且治疗组升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脑卒中倾斜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躯干控制能力,纠正其倾斜状态,提高其康复效果。
    • 曾敏; 肖文婷; 王丽平; 陶慧; 简厚华; 王婷婷
    • 摘要: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悬吊训练,对患者静态平衡能力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4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观察组37例接受心理护理与悬吊训练,对照组37例仅接受常规训练,比较2组静态平衡能力与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单位时间轨迹长Romberg率与轨迹长Romberg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X轴移动中心偏差-闭眼、各指标Romberg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步行能力Holden分级、6 min步行测试明显升高,10 m步行时间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lden分级、6 min步行测试高于对照组,10 m步行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心理、躯体、角色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心理、躯体、角色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悬吊训练与心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静态平衡能力与步行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潘升超; 陈燕; 余程冬; 刘云卫
    • 摘要: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发病的局灶性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血管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感觉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功能障碍。悬吊疗法作为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对改善脑卒中病人各功能障碍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本文简述悬吊疗法的基本原理与作用机制,通过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10m最大步行速度、Holden步行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等评估表介绍悬吊疗法对于卒中后肢体运动、平衡、感觉、步行、日常生活能力等功能障碍的疗效,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 何添艺; 彭思琪; 肖慧莲; 曾雯慧; 梁馨予; 温优良
    • 摘要: 目的探讨筋膜松解手法(fascial manipulation,FM)结合悬吊训练(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对产后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产后腰痛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SET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SET)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SET治疗的基础上增加FM),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odified-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JO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4周后,SET组及治疗组M-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M-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及SET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及SET组(P<0.05)。3组治疗前后VAS、ODI、M-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或SET均能有效改善产后腰痛患者的腰椎功能,且两者结合效果更好,适合临床推广。
    • 李鑫; 黎志成; 梁文钊; 李乐; 王楚怀
    • 摘要: 目的:研究悬吊训练对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患者运动皮质区神经网络的影响。方法:招募20例cLBP患者和与之年龄等特征相匹配的10例健康对照者,对cLBP患者进行2周悬吊训练干预。使用经颅磁刺激技术记录干预前后cLBP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多裂肌的运动诱发电位,经过数据处理绘制脑部地形图;干预前后对cLBP患者进行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NPRS)、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平衡功能评估。结果:2周悬吊训练干预后,cLBP患者运动皮质代表区地形图与干预前比较向外侧和向前侧移动,接近健康对照组;治疗干预后NPRS分数和ODI与干预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揭示了悬吊训练可以逆转cLBP患者运动皮层神经网络的适应性改变。
    • 许丽丽; 雷超
    •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悬吊训练(SET)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信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产后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SET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SET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的24 h漏尿情况、盆底肌力[10 s慢肌收缩平均值、60 s慢肌收缩平均值、快肌收缩最大值、盆底肌力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得分。结果干预3个月,两组24 h漏尿量少于干预前,观察组24 h漏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两组10 s慢肌收缩平均值、60 s慢肌收缩平均值、快肌收缩最大值、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两组I-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SET用于产后SUI患者,可减少患者漏尿量,改善盆底肌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孟曼曼; 罗人彰
    • 摘要: 目的:分析悬吊训练法(SET)结合普拉提(Pilate)运动对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核心力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CLBP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运用SET结合Pilate运动,对照组运用SET。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核心力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ODI、ROQ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右旋力、前屈力和后伸力、左右侧弯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T结合Pilate运动应用于CLBP患者可通过减轻疼痛,增加核心力量,进而改善腰椎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