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情绪表达

情绪表达

情绪表达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87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7977篇;相关期刊358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现代交际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浙江省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情绪表达的相关文献由62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瑞君、小鹿、徐琴美等。

情绪表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3 占比:1.63%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7977 占比:98.34%

总计:28450篇

情绪表达—发文趋势图

情绪表达

-研究学者

  • 吴瑞君
  • 小鹿
  • 徐琴美
  • 王振宏
  • 程丹
  • 阿音
  • 朱艳丽
  • 鞠晓辉
  • 骆宏
  • 不公告发明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广军; 宋珊
    • 摘要: [研究目的]当今舆论场尤其是互联网舆论场中难以进行有效、冷静的对话和沟通,互联网媒介及群体传播是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研究方法]基于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学的基本思路,并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等舆论案例分析,研究互联网媒介特性及其传播组织形态的群体化转向,以及由此带来合法化认同向抗拒性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互联网媒介特性构建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群体传播,互联网群体之间的认同是以抗拒性认同为主,而与传统群体相比互联网群体中个体情绪、意见、观点等情感化因素成为了其主要认同机制,情感认同和情绪表达成为互联网舆论场域中的主要特点。
    • 江龙军; 方秋月
    • 摘要: 本文从表情包的符号属性与情感表达特点出发,结合认知语境的相关知识论述了表情包影响文字解码的内在逻辑。表情包作为一种图像符号在情绪表达方面形象直观且具有冲击力,相对于具有逻辑抽象特点的文字来说往往更能抓住解码者的眼球,表情包的情绪表达以及人们对表情包的基本认知影响着交流主体认知语境假设的构建,奠定解码基调,从而影响文字文本的解码。理清这一逻辑对于理解表情包在现实交流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更进一步理解表情包对网络交流的影响。
    • 马淑芬
    • 摘要: 孤独症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存在障碍,不会做建设性的游戏,绘画疗法通过非言语的象征方式表达其潜意识中的冲突和问题,宣泄不良的情绪,从而达到改善和治愈的目的。以个案的形式对一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5个阶段10次绘画疗法干预,阐明了方案的设计实施,并对绘画作品进行了解读分析。结果表明,绘画疗法能够有效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在情绪宣泄、情绪表达方面,效果显著。
    • 刘燕
    • 摘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使用终端设备进行信息表达都会带有主观情绪色彩,特别是各种新媒体平台使用环境下网民的表达越来越自我情绪化。正是由于在新媒体网络空间中情绪表达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开展,付出非常低的成本就可以达到情绪表达想要的效果,因此大量网民倾向在虚拟空间中抒发情感和表达情绪。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市场主体,必须要正视网民的情绪表达,根据对当下新媒体平台网民情绪表达的分析,制定开展新媒体营销的应对策略。
    • 郭悦
    • 摘要: 动画作为一门极具听觉享受和视觉享受的综合艺术,涵盖了动画故事、动画美术、动画角色、动画镜头、动画角色以及动画画面等内容,而其中动画角色往往是整个动画作品的造型基础和故事基础,动画角色的设计直接影响动画作品最终的视觉表达效果。对于动画角色来讲,角色的情绪表达式动画角色创造过程中对于角色动作、角色表情以及角色思想的综合提炼,是彰显动画角色生命的所在。该文就动画角色情绪表达与动画设计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简要论述了动画角色情绪表达对动画角色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动画角色情绪表达的设计策略。
    • 朱冰飒; 马玥璐; 金晓; 李米琪; 吴冉; 李洪涛
    • 摘要: 2020 年 5 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疫情防控状态已由应急状态转化为常态化。因而大学生将长期面对高校封闭式的集体管理,单一学习方式的顺应性转变,集聚社交的条件限制,蓬勃鲜活的大学生群体难免产生情绪困扰和认知挫折。因此,如何推动大学生群体进行自我调适,以有效纾解在面临新冠疫情常态化时可能产生的焦虑,抑郁,不适应等心理便成为基本探索方向和根本意义驱动力。共情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积极心理特质之一,其中情绪表达和认知重评对共情的影响较大,所以将分别通过构建大学生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和重塑大学生认知策略来增强共情能力,培养共情思维,实践共情行为,最终构建起大学生情绪表达、认知重评对共情影响的有效模式。
    • 高玉龙
    • 摘要: 在阐释影视动画创作中情绪要素的构成及意义的基础上,从通过场景设计元素来搭建情绪空间、依托分镜头的变化来制造情绪波动两大维度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情绪表达元素,提出围绕动画主题和角色塑造展开设计、合理地利用视听资源调配情绪元素、结合情绪曲线规律进行合理的筛选三种方法来实现当代影视动画作品的情绪表达设计。
    • 刘珏汝
    • 摘要: 随着网络社交的迅速发展,技术的革新使得用户自我表达的空间无限扩张,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倾向于在夜晚将音乐以链接形式分享至朋友圈这一相对自由的话语空间,以实现自己宣泄情感、渴求关注等心理需求。具有可控制性与可删除性的微信朋友圈所构成的动态“中区”,为年轻用户呈现出“真实且理想”的自我提供了技术的可能,并驱动用户以更为主动的方式进行自我展演与情绪表达。与此同时,用户强烈的表达欲望及更加自主的表达需求反过来也会推动技术不断革新。
    • 庄耿森; 陈飞鸿; 杨春燕; 耿叶欣; 徐芳芳
    • 摘要: 目的探究大学生社会支持、情绪表达、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策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伯克利情绪表达问卷对随机抽取的3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策略中,客观支持与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呈现正相关(r=0.130,P<0.05);主观支持与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呈现正相关(r=0.137,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与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呈现正相关(r=0.135,P<0.05);正性情绪表达与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呈现正相关(r=0.262,P<0.05)。在情绪表达中,主观支持与正性情绪表达呈现正相关(r=0.158,P<0.05);客观支持与正性情绪表达呈现正相关(r=0.125,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正性情绪表达呈现正相关(r=0.229,P<0.05);真实自我呈现策略与正性情绪表达呈现正相关(r=0.299,P<0.05)。正性情绪表达在社会支持利用度对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策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交网络自我呈现、情绪表达、社会支持关系密切;正性情绪表达在社会支持利用度对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策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李瑞仕
    • 摘要: 一、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孤独症的三大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以下三个问题可以帮助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这三个核心症状。1.儿童是否在与别人建立亲密感及友情方面存在困难?儿童是否会主动寻找让他感到舒适、自在的大人,比如母亲或主要照顾者?如果他能这样做,那么当他跟这些人在一起时,是否表现出喜欢这种亲密的关系?2.儿童是否用手势和情绪表达方式与别人沟通?他是否会使用微笑、皱眉、点头及其他互动手势与别人进行一段持续的、双向情绪信息沟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