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2135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中国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9篇、会议论文112篇、专利文献76篇;相关期刊765种,包括针刺研究、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8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换届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2012年安徽省神经病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等;下丘脑的相关文献由5105位作者贡献,包括范光丽、陈树林、张艳等。

下丘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9 占比:91.32%

会议论文>

论文:112 占比:5.17%

专利文献>

论文:76 占比:3.51%

总计:2167篇

下丘脑—发文趋势图

下丘脑

-研究学者

  • 范光丽
  • 陈树林
  • 张艳
  • 许民辉
  • 张云东
  • 赵慧英
  • 邹飞
  • 周继红
  • 姜廷良
  • 霍海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丁琳琳; 卢陶陶; 魏伟; 李永旭; 林丽斌; 林志诚; 薛偕华
    • 摘要: 背景:游泳运动和饮食控制是目前公认的改善代谢异常的重要干预方式,下丘脑去乙酰化酶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蛋白是调控能量代谢的重要因子,但游泳运动和饮食控制对高脂饮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下丘脑病变的影响及其与PGC-1α-SIRT3通路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游泳运动与饮食控制调节高脂饮食APOE^(-/-)小鼠下丘脑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20周龄的SPF级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饮食控制组、游泳组、饮食控制+游泳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进行8周的高脂饲料(21%脂肪,0.15%胆固醇)饲养。饲养8周后,饮食控制组和饮食控制+游泳组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喂养方式不变;游泳组和饮食控制+游泳组进行无负重的游泳运动,共持续8周。每周的同一时间测量各组小鼠的体质量,MRI波谱检测下丘脑代谢物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复合物、肌酸、肌醇的表达变化;电镜检测小鼠下丘脑的线粒体和髓鞘形态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下丘脑去乙酰化酶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高脂饮食喂养后对照组体质量显著低于其余4组;干预8周后,游泳组、饮食控制组、饮食控制+游泳运动组体质量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饮食控制+游泳运动的下降趋势最明显;②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复合物显著减少,肌醇显著增加(P<0.05);与高脂饮食组相比,饮食控制组、游泳组和饮食控制+游泳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复合物显著增加,肌醇显著减少(P<0.05),其中饮食控制+游泳组的作用更显著;③饮食控制组、游泳组、饮食控制+游泳组下丘脑的去乙酰化酶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高脂饮食组(P<0.05);④电镜结果显示,高脂饮食组小鼠线粒体发生肿胀,嵴断裂、消失或成新空泡化,髓鞘机构模糊,大部分髓鞘中部与边缘分离,呈现空泡化变性;饮食控制和游泳运动干预后,线粒体和髓鞘的形态结构得到改善;饮食控制+游泳组线粒体、髓鞘形态和结构趋于正常;⑤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和饮食控制可有效改善高脂诱导的下丘脑病变,二者结合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线粒体相关蛋白去乙酰化酶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表达、改善下丘脑神经代谢和缓解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 王梦凡; 洪杰; 王倩倩; 姚迪; 贾辰熙
    •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干预小鼠进食,探讨对小鼠下丘脑中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为完善蛋白磷酸化调控网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禁食组(D2)和禁食后恢复组(DR),每组小鼠数量为3只.在48 h内,con组正常提供饲料,D2组不提供饲料,DR组前44 h不提供饲料、后4h提供饲料.同时解剖3组小鼠并提取下丘脑组织,提取、纯化和酶解下丘脑组织的蛋白质,并采用二氧化钛富集分离技术富集磷酸化肽段,运用高通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检测,以鉴定样品中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利用非标记定量方法筛选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以及位点,对鉴定数据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并探究磷酸化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共鉴定到4810个磷酸化蛋白质,对应于14259个磷酸化位点发生了变化.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成功确认小鼠下丘脑中有681个磷酸化蛋白差异显著,观察到这些差异蛋白与蛋白结合、激酶行为、转运、轴突生成等分子活动和生物学过程有关,并富集到了MAPK、细胞内噬和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等11个主要的信号通路.这说明禁食会对小鼠下丘脑中多种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为完善小鼠下丘脑磷酸化信号调控网络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杜旭; 张容超; 刘娟; 张豪斌; 李玉杰; 胡文静
    • 摘要: 目的从下丘脑内质网应激通路PERK、ATF4探讨逆灸预防大鼠亚健康状态的部分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逆灸组。逆灸组预先选用“百会”“足三里”“肾俞”穴进行逆灸(灸预处理)21 d,继而与模型组均采用束缚应激结合游泳运动(21 d)制备大鼠亚健康状态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治疗。各组大鼠,第23 d、45 d进行旷场实验;第45 d以免疫组化法(SABC)测定下丘脑蛋白激酶样ER激酶(PERK)、转录激活因子4(ATF4)变化。结果第23 d后,逆灸组大鼠旷场实验评分较模型组有非常明显差异(P0.05)。第45 d后,模型组较空白组旷场实验评分减低,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逆灸组得分高于模型组而低于空白组,均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第45 d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逆灸组大鼠PERK含量明显升高,模型组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逆灸组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逆灸组较低,有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逆灸组大鼠ATF4含量也明显升高,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逆灸组也较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逆灸预防亚健康状态可能与调控下丘脑内质网应激通路PERK、ATF4相关。
    • 刘佳梅; 陈雅丽
    • 摘要: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30例为糖尿病组以及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头颅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磁共振指标数据,并计算下丘脑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值。结果糖尿病组左下丘脑的下叶或顶叶、楔前叶、梭状回与右下丘脑的R中央前回s/P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下丘脑的下叶或顶叶、楔前叶、梭状回的功能连接强度明显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会对机体下丘脑和多个脑区的功能连接产生损害,磁共振检查可使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损伤得到有效反映。
    • 赵春芳; 陈宁; 张路; 杨同生; 赵香帅; 韩玉皎; 任曼; 靳二辉; 胡倩倩; 李升和
    • 摘要: 皖西白鹅耐粗饲、抗病能力强和耗料少,但季节性繁殖,繁殖性能和产蛋量低。为分析不同饲养水平对鹅就巢性的影响,本试验检测了皖西白鹅产蛋期中与就巢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将含有不同硼酸添加量的饲料饲喂皖西白鹅,试验期结束个体屠宰后采集下丘脑组织,提取组织总RNA,反转录后获得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RB2、HSP70和AMPK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硼都会使GRB2、HSP70和AMPK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综上,饲料中添加硼可使下丘脑中的GRB2、HSP70和AMPK基因表达下调,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皖西白鹅产蛋性能的潜在调控机制。
    • 周小南; 马应; 杨朝云; 丁燕玲; 张岩峰; 赵志艳; 康晓龙
    • 摘要: 【目的】揭示可变剪接事件参与调控肉牛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水平的潜在作用,提高肉牛饲料利用率。【方法】利用Illumina技术对2个RFI水平(高/低)的安格斯牛下丘脑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分别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ite,SNPs)和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分析,同时对差异表达AS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富集。【结果】2个RFI水平组共检测到SNP数量48227~1000092个,其中转换型突变所占比例最高。AS分析发现,共有12385个可变剪接基因的35463个AS事件,有426个显著差异表达AS相关基因对应498个AS事件,其中外显子选择性跳跃类型AS事件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85.33%。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AS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到胰岛素信号通路、催乳激素信号通路、胆碱代谢、mTO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和昼夜节律等,表明这些差异表达AS相关基因在肉牛RFI表型变异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通过分析2个RFI水平(高/低)的安格斯牛下丘脑组织表达基因的遗传变异及AS事件,为后续开展肉牛RFI相关基因功能分析与挖掘提供有效数据和理论基础。
    • 王绿阳; 崔雷鸿; 冯江银; 洪秋霞; 游美敬; 保浩宇; 杭苏琴
    • 摘要: 【目的】探究大豆蛋白水解物(soy protein hydrolysate,SPH)对小鼠食欲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从营养角度为猪采食调控技术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胃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产生SPH。首先探究灌胃不同浓度SPH对小鼠短期采食量及十二指肠肽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ng receptor,CaSR)、G蛋白偶联受体9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93,GPR93)和肽转运受体(Oligo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腹腔分别注射CaSR抑制剂NPS2143和外周CCK-1受体(Cholecystokinin-1 receptor,CCK-1R)抑制剂Devazepide,探究SPH是否通过CaSR-CCK-CCK-1R-下丘脑途径抑制机体采食。【结果】灌胃1.5g·kg-1 SPH显著降低小鼠0—1 h采食量(P<0.05)、显著提高十二指肠CaSR的表达(P<0.05);与SPH组相比,SPH+NPS2143组小鼠0—1 h采食量升高,血液CCK水平降低,且均与对照组无差异(0.05下丘脑厌食神经因子POMC的基因表达(P<0.05),而SPH+Devazepide组这种作用消失。但灌胃SPH对小肠传输速率和下丘脑促食相关因子NPY(Neuropeptide Y)和AgRP(Agoutirelated peptide)的基因表达均无影响。【结论】十二指肠CaSR介导SPH促进CCK分泌,并通过外周CCK-1R延缓胃排空速率、提高下丘脑厌食神经因子POMC(Pro-opiomelanocortin)的基因表达来抑制食欲。
    • 许政; 周瑜; 高易红; 刘鹤; 张红星; 曹君利
    • 摘要: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由下丘脑大细胞性神经分泌细胞分泌。除了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维持机体稳态外,AVP还作为直接的神经递质参与多种脑功能的调节。近来研究表明,AVP系统在吸入麻醉中发挥重要作用。全文从镇静催眠、镇痛、肌松、控制应激等全身麻醉四要素的角度综述该系统在吸入麻醉中的作用,以期为阐明吸入麻醉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 王小亚; 饶永超; 陈大海; 唐宏; 林家栋; 张福平; 施晓丽
    • 摘要: 本试验旨在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研究饲粮赖氨酸(Lys)水平调控贵州黄鸡采食量的分子机制,挖掘与采食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进一步提高家禽采食量以及促进养殖效益。选取健康的1日龄贵州黄鸡雏鸡4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各组饲粮Lys水平分别为0.7%、0.9%、1.1%和1.3%。试验期6周。在6周龄时,选取平均日采食量差异极显著(P<0.01)的0.9%Lys水平组(b组,n=3)和1.3%Lys水平组(d组,n=3)中的贵州黄鸡各3只,采集下丘脑组织进行RNA-Seq分析、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RNA-Seq测序数据。结果表明:1)0.7%、0.9%、1.1%Lys水平组1~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1.3%Lys水平组(P <0.01),其中,0.9%Lys水平组最高。2)每个样品所产的测序读数比对到鸡参考基因组上比对率均在89%以上,Q20、Q30含量分别在97%、93%以上;b组和d组共筛选到2 00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275个基因表达上调,731个基因表达下调。GO功能主要在调节神经过程、投射神经元形态发生、负调控神经发生等生物学过程极显著富集;KEGG通路显著富集到19条通路,富集到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叉头框转录因子O信号传导途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和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6条通路可能影响贵州黄鸡的采食量。筛选到神经肽Y (NPY)、前阿黑皮素原(POMC)、刺鼠相关蛋白(AgRP)、可卡因和安非他明调控转录前肽(CARTPT)富集到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和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上。qRT-PCR结果显示6个随机选择的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一致。综上所述,0.7%、0.9%、1.1%赖氨酸水平组1~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1.3%赖氨酸水平组。不同水平赖氨酸可能通过调控下丘脑组织NPY、AgRP、CARTPT和POMC等相关基因的表达,作用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和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以此来调控贵州黄鸡的采食量。
    • 张亭; 曹锦承; 郭莹莹; 颜培实
    • 摘要: 旨在探讨冬季饲喂湿啤酒糟影响锦江牛增重机理,为湿啤酒糟在肉牛资源上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18头体重(311.17±18.04)kg锦江公牛,自由采食含75%湿啤酒糟日粮,冬季育肥试验44 d,按冬季日增重,选取大于平均值2个标准差的4头(602.27±61.89)g/d为H组,小于平均值2个标准差的2头(79.55±11.36)g/d为L组。静脉采血后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和下丘脑组织。测量瘤胃细菌相对表达量、血液氨基酸及神经递质含量,食欲相关采食基因表达量。结果:低温时锦江牛采食量降低,L组瘤胃细菌拟杆菌门降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降低,总菌、黄色瘤胃杆菌、湿淀粉瘤胃杆菌及牛链球菌显著降低(P<0.05)。L组血液色氨酸浓度增加(P<0.05);下丘脑5-HT和多巴胺浓度升高(P<0.05);血液中5-HT、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浓度和多巴胺浓度升高(P<0.05)。L组下丘脑促食欲基因AgR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冬季饲喂湿啤酒糟使锦江牛瘤胃蛋白降解菌及纤维降解菌丰富度降低,血液色氨酸和酪氨酸浓度增加,反馈下丘脑致食欲降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