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6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水利工程、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1248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中国地震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地球物理信息检测与计算技术应用研讨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大数据、云计算与地球物理应用研讨会、新丰江水库地震50周年研讨会等;水库地震的相关文献由431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先明、石耀霖、张帆等。

水库地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0.8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1248 占比:99.09%

总计:21443篇

水库地震—发文趋势图

水库地震

-研究学者

  • 胡先明
  • 石耀霖
  • 张帆
  • 杜兴忠
  • 于俊谊
  • 尹学林
  • 张飞宇
  • 王晓青
  • 郑友华
  • 钟羽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柏林
    • 摘要: 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万绿湖即新丰江水库,她既有西湖的秀美,又有千岛湖(新安江水库)的气势。60年前的3月19日,新丰江水库发生了6.1级地震。这不仅是我国探测到的首例最大水库地震,也是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6级以上水库地震之一。该次地震揭开了我国水库地震研究的序幕,也引来了世界地震学家到此参观、访问和学习。
    • 朱家正; 孙玉军
    • 摘要: 水库地震问题是我国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所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四川大岗山水库处于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和安宁河断裂等几条大型断裂的交汇区域,属于地震高烈度区域.库区的地震观测显示在水库达到正常蓄水位后,库区周边地震表现为丛集增强的特征,在鲜水河断裂南段磨西断裂的西侧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强,而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即大渡河断裂的东侧,地震活动性则有一定的降低.大岗山水库蓄水过程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该区域断层的活动性呢?本研究依据四川大岗山水库的实际构造地质特征及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建立了该区三维孔隙弹性数值模型,并利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水库蓄水过程造成的附加应力对该区域断层的库仑应力影响.从断层和水库主要水体的空间分布来看,大岗山库区的主蓄水区域位于磨西断裂的下盘以及大渡河断裂的上盘.因此,水库蓄水的弹性载荷效应造成磨西断裂的活动更加活跃并抑制了大渡河断裂的活动.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库水的重力作用和水渗流引起孔隙压力增加的叠加影响下,磨西断裂以西地区库仑应力变化量为正值,5 km深度最大增加45 kPa;库水的弹性效应使得大渡河以东区域库仑应力变化量为负值,最大降低约-12 kPa.这与该区域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性变化一致.进一步的计算结果表明,当水库蓄水维持在正常水位时,随着蓄水时间持续增长,渗流造成的孔隙压力增加会使得整个库区库仑应力变化量趋于正值,从而导致该区地震活动性整体增强.
    • 刘杰; 贡建兵; 吴兴威; 刘宜思
    • 摘要: 水布垭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前期收集区域天然地震本底资料,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承担着库区诱发地震监测,为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提供地震活动影响的决策依据.基于地震台网的组成、监测系统概况、台网运行管理、地震事件应急预警以及地震活动监测情况,结合地震监测数据分析,总结了多年运行管理积累的经验,指导今后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地震活动趋势分析和应急预警等决策.
    • 郭贵娟
    • 摘要: 由《地震科学进展》(原《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1期—2021年第3期在趣味地震学栏目连续出版27期的冯锐先生文章,在中国地震学会的支持下,经作者和地震出版社工作人员的重新整合、分类和编辑,分为上下两册仍以《趣味地震学》为书名,将于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出版,以期让新老读者共享这场科普盛宴。本套书是冯先生多年来从事地震学相关研究及科普工作的总结,主题涵盖了地震文化、地震历史、地震学相关基础知识以及由地震引起的地震灾害,如海啸、水库地震等。如有需要的读者,可以联系本编辑部。
    • 孟庆筱; 姚运生; 廖武林; 张丽芬; 党学会
    • 摘要: 利用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互相关-重排实验技术系统分析三峡工程在蓄水进程中地震活动与库水位的相关性及不确定度,探讨三峡水库地震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蓄水进程中库首区地壳经历了"持续加载-渗透饱水-回弹与再平衡"的复杂过程,库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库水位的时序变化关系密切;2)从开始蓄水到175 m实验性蓄水阶段,巨量的直接库水荷载导致沿江近库岸10 km范围内的矿洞、溶洞、浅表性岩层、断层等失稳而诱发地震,震源深度5 km范围内的浅震活动明显与库水位快速上升产生的弹性加载有关,对库水位上涨呈"瞬时"响应;3)随着175 m实验性蓄水阶段稳定运行,渗透作用逐渐成为库区地震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断层软化等作用可能是接连触发2014-03秭归M4.5、M4.9等构造型水库地震的原因,震源深度大于5 km的深震活动开始呈现对库水位的"滞后"响应特征.长江香溪库段作为仙女山、九畹溪断裂与长江交会的三角形构造部位,其周缘或存在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危险性.
    • 方斌; 张锦川
    • 摘要: 丹江库区从蓄水前到二期工程蓄水后,在水位上升时期,库区一定范围内微震、小震活动频繁,会导致库区水下地面裂缝的增多,库水会渗透其中,丹江水库地下应力活动会进一步增强;水库地震增减与水库水位高低存在同步的变化,主震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 何同庆
    • 摘要: 该文从工程实例出发,阐述了岩溶地区堆积型铝土矿排泥库建设的难点,分析了岩溶地区建库选址的不利因素,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排泥库选址的基本要求.并就合理选址,保证岩溶地区排泥库安全运行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提出了个人的理解与认识.
    • 马红虎; 周发胜; 马子舒; 隋明坤
    • 摘要: 糯扎渡、景洪水库地震监测台网于2008年建成,用于监测糯扎渡、景洪水电站周边水库地震活动,受历史原因影响,监测设备老旧,设备用房破损,截至2016年,该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基本处于停测状态.2017年,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对整个水库地震监测台网进行设计优化、修缮,对15个台站及中心机房设备进行维修、更换,恢复台站网地震监测.修缮以后,水库地震台网考核运行率达95%以上,可满足监测ML≥0.5地震的需求,台网观测的动态范围优于恢复重建前水平.此次糯扎渡、景洪水库地震台网的恢复重建,不仅对水库地震监测起到保障作用,也是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推进.
    • 史水平; 周斌; 黄树生; 阎春恒; 郭培兰
    • 摘要: 按照高信噪比和计算要求,从2006—2013年广西龙滩水库地震台网的10个子台记录到的龙滩库区近场数字地震波形中挑选出3822条三分向记录,经滤波和消除环境噪声后,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地震波传播路径上的尾波Q(f)值,对Q(f)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库区尾波衰减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龙滩库区总体呈低Q0值和依赖性指数 η 较高的特点,这两个参数值均低于浙江珊溪水库,与其地震活动程度高于后者的事实相一致.尾波Q值的空间分布显示,周围小震密集分布的台站和历史地震活跃地区的台站的Q0值低于相对于周围小震分布稀疏的台站的Q0值.库区尾波衰减参数与尾波采样体之间的关系显示,采样深度越深,尾波参数Q0值越低,因此认为该区域可能存在深部高衰减层.衰减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表明,蓄水后地震尾波衰减参数仍主要反映了库区原有地壳内部介质的非均匀性和地震波吸收特性,库区地壳介质特性无显著变化,但局部敏感点有所调整.
    • 徐志双; 高小跃; 李志强; 吴天安; 郑通彦; 文鑫涛; 何润良; 李华玥; 王尅丰
    • 摘要: 采矿、水库蓄水等人类活动可能伴随地震的发生,其突发性和破坏性会对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威胁.本文围绕国内外矿震、水库地震等非天然地震事件的公共服务需求和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公共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归纳得到以下针对地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对策建议:震前,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提升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等级,规范相关企业行为;震时,判别地震类型并核准地震信息,多部门联动开展应急响应,完善灾情收集渠道;震后,注重科普宣传和舆论疏导.平震结合,多方协调,可有效应对非天然地震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