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8887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西北地质、生态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邱国良、王晓飞、陈泓霖等。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8887 占比:99.95%

总计:168971篇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发文趋势图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研究学者

  • 邱国良
  • 王晓飞
  • 陈泓霖
  • 姚文文
  • 陈文德
  • 黄凯
  • 黄钟宣
  • 丁贵珍
  • 任心豪
  • 何东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佟; 章梅; 徐辉; 张谷春; 王彦君; 方惠明; 李媛
    • 摘要: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通过对矿区土壤肥力指标及重金属指标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肥力和重金属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土壤整体呈碱性,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较丰富而速效磷含量较缺乏,呈富氮富钾贫磷的特点,三号井田土壤中各肥力指标含量最好;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分别为:哆嗦贡玛井田(-0.113)、九号井田(0.081)、八号井田(-0.369)、五号井田(-0.034)、四号井田(-0.145)、三号井田(0.692),三号井田土壤综合肥力最好;木里聚乎更矿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强度由弱到强的顺序为Cr、Pb、Cu、Hg、As、Cd,各井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结果均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综上,矿区排土场土壤肥力质量整体较差,重金属处于低风险状态,排土场土壤可作为土壤重构中的充填基质,但需混合牲畜肥料、有机肥来提高重构土壤的肥力质量,研究结果将为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土壤重构和植被修复提供基础与依据。
    • 夏莹; 付晓燕; 刘莲莲
    • 摘要: 选取辽宁省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为研究目标,对常规的6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d,Hg,As)进行了监测分析,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了辽宁省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所存在的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14个点位中,大部分点位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属于低潜在生态危害程度,2个点位Hg元素为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大部分点位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属于低潜在生态危害程度,1个点位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大部分点位地质累积指数显示为无污染的范围,2个点位属于轻度污染范围。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显示为一致。
    • 卢君勇; 吴浪; 阳开龙; 唐茂林; 邓杰; 谭洪旗
    • 摘要: 马边老河坝磷矿资源丰富,矿业活动频繁,对矿区内水土环境影响不明。为查明老河坝磷矿区内矿山环境及水体、土壤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以老河坝磷矿区水土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地表水及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Cd、As、Cu、Cr、Pb、Zn)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开展了生态污染程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质较好,重金属及磷元素污染程度较低,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的相关指标。土壤中金属元素平均值与四川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8.75倍,Pb元素超标3.36倍,Zn元素超标1.94倍,As元素超标1.48倍,Cu元素超标1.36倍,P元素超标7.47倍。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10倍,Pb元素超标4.40倍,Zn元素超标2.48倍,As元素超标1.88倍,Cu元素超标2.12倍,Cr元素超标1.42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马边老河坝磷矿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As>Pb>Cu>Zn>Cr,Cd元素危害最大,其次是As、Pb和Zn,为中度生态污染风险。累积指数法显示,马边老河坝磷矿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Pb>As>Zn>Cu>Cr,Cd、Pb污染程度为中度。综上所述,马边老河坝磷矿重金属污染对水体影响小,而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可忽视。
    • 刘超; 李超; 孟莎; 刘淑君; 周斌
    • 摘要: 分析了渤海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d和Cr)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渤海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此5种元素含量均未超出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一类标准。Cu、Pb、Cd、Cr分布特征基本相似,高值出现在站位4和站位11,Zn的分布特征不同,质量分数变化很大,存在明显的高值和低值,区域相差很大。从单个元素污染系数来看,Pb、Cr、Cu、Zn属于低污染程度,Cd属于中等污染程度,总体污染污染指数小于8,属于低污染程度。5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由高至低为Cd、Pb、Cr、Cu和Zn,其中,Pb、Cr、Cu和Zn的单个元素的危害系数属于低微生态风险等级,Cd属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
    • 罗霜; 李思思; 何晋; 夏波; 罗自武; 吴佳伦
    • 摘要: 为探究成都市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对成都市区20个公园灰尘中9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运用富集因子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其进行生态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区公园灰尘中Pb、Cr、Co、Cu、Mn、Ni、V、Zn、Cd平均含量分别为82.4、147.4、16.8、101.2、642.7、30.7、91.3、512.1、1.2 mg/kg,其他城市相比Mn、V含量较高,其他元素则处于中等水平;富集因子法评价结果表明,公园灰尘中Cd、Zn、Pb为重度富集,其余为中度富集;潜在生态指数评价表明,公园灰尘中Cd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很强,其余均为轻微;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9种重金属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均可忽略,而致癌重金属元素Cd、Ni、Co、Cr均不存在致癌风险。整体来看,成都市区公园空气质量较好,适宜开展各类休闲娱乐活动。
    • 曹佰迪; 李文明; 周一凡; 杨忠芳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工业化发展,直接或间接排入湖泊的污染物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笔者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采集了鄱阳湖水系各支流枯水期(12~1月)沉积物样品,查明了鄱阳湖水系各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形态构成,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在鄱阳湖水系河流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大小为Cd>Cu>As>Zn>Pb,各重金属对鄱阳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排列次序为Cd>As>Cu>Pb>Zn。
    • 姚文文; 陈文德; 黄钟宣; 瀛乔楚
    • 摘要: [目的]为研究重庆市主城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分布特征.[方法]采集了64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Tessier顺序提取法对重金属进行形态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其生态风险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重金属除Pb、Cu外,其他各重金属平均值均超过了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形态分析表明,除Cd外,Hg、Pb、Cr、Cu、Zn、Ni以残渣态为主,而重金属Cd的形态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22%)、残渣态(21%)、可交换态(27%)的所占比例都非常接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d和Hg、Pb、Cr以及Cu存在强烈的正相关性,仅Ni没有与其他重金属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这7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大小排序为:Cd>Hg>Cr>Ni>Pb>Cu>Zn,综合生态危害指数RI表明研究区处于强生态风险(317.408);RAC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Cd已达到高生态风险;[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得,重庆市主城区土壤中受到严重的Cd污染以及可能存在的Hg、Cd复合污染,应经常监测表层土壤中Cd和Hg的含量和形态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治理和控制.
    • 陈继平; 钞中东; 任蕊; 罗婷; 晁旭; 张志敏; 乔新星
    • 摘要: 为了研究关中富Se 土壤区不同农作物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关系和土壤环境的安全性,选择关中三原—阎良、户县等富Se 土壤区不同农作物和根系土壤开展研究,采集小麦、油菜、甘蓝等各类农作物样品及根系土样品,分析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进行植物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和土壤安全性评价,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种属农作物对各重金属表现为不同的富集特征.油菜对重金属表现出较强的富集性,而番茄、辣椒等表现为不富集特征;关中富硒区土壤十分清洁,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满足无公害农产品和果品基地建设的要求.该研究成果将为大力开发关中富Se 土壤资源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 徐良; 陈新跃; 魏薇
    • 摘要: 采集湘江支流涓水下游涓水二桥附近0~80 cm深的河流沉积物为样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样品中Cr、Cu、Cd、Pb、Hg、As这6种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各重金属造成的危害由强至弱为Pb>As>Cd>Cr>Cu>Hg;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各重金属造成的危害由强至弱为Cd>Hg>As>Pb>Cu>Cr;总体上,2种评价方法都呈现出随着深度的下降,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程度降低的趋势.这对以后涓水流域重金属污染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孙晓波; 高何凤; 王小明; 陆琬琰; 郭松
    • 摘要: 为分析"中国糖都"来宾市兴宾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对来宾市兴宾蔗区蔗田15个表层土壤样品的重金属Cu、Pb、Ni、Cd、Cr的含量进行检测,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蔗区土壤中Cu、Pb、Ni、Cd、Cr等重金属含量均值分别为3.21、9.57、14.05、0.04、231.01 mg/kg,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所列土壤风险管制值.15个取样点中有9个土壤样本显示受到重金属Cr污染,有1个土壤样本显示受到重金属Cd污染.蔗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潜在危害程度为轻微生态危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