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控

热控

热控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370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航天(宇宙航行)、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59633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科学与财富、真空与低温、仪器仪表用户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九届全国热管会议、2004年全国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研讨会、全国第十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等;热控的相关文献由2939位作者贡献,包括傅浩、王哲、白晶莹等。

热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9633 占比:99.91%

总计:359969篇

热控—发文趋势图

热控

-研究学者

  • 傅浩
  • 王哲
  • 白晶莹
  • 范子琦
  • 张家强
  • 陈琦
  • 崔庆新
  • 张红星
  • 翟载腾
  • 苗建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彭军; 祁富志; 李富荣
    • 摘要: 随着“双冗余”控制技术在新型调相机辅机热控联锁保护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两套控制系统逻辑相互冲突问题,严重威胁调相机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分析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同类型机组热控问题处理提供了经验。
    • 刘涓; 苏全永; 施政; 薛显谋
    • 摘要: 相较于风冷、相变等散热方式,液冷具有稳定、效率高等优势,是目前相控阵天线散热的首选方式。针对等截面平直流道相控阵天线冷却不均匀、收发(transmitting/receiving,T/R)组件温差大的突出问题,与以往部件级热控设计方法不同,本文首次提出了相控阵天线整机热控设计思路,设计了变截面平直流道和双螺旋流道两种优化结构。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双螺旋结构流道冷却效果最优,优化后芯片最高温度降低了35.6%,T/R温差降低了51.8%。此外,所提方法成功量化给出了流速对冷却效果的影响,可有效解决大功率有源相控阵天线热控设计难题,可行性和实用性强。
    • 赵训友; 陈明花; 曹伟; 杨金; 张海; 邹亿; 谢攀
    • 摘要: 火星环绕器采用3000 N轨控发动机和120 N、25 N姿控发动机进行轨道和姿态控制,良好的温度水平是发动机可靠工作的保障。在复杂深空环境中,3000 N发动机主备份加热区温度控制耦合在一起,且环绕器遥控遥测资源有限,为发动机热控策略设计带来了困难。本文对电磁阀温度适应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阐述了发动机控温回路及控温点设计,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控温策略,最后给出了真空热试验和在轨飞行试验的温度控制数据。结果表明:热控策略合理可行,可保证发动机温度要求。
    • 朱燕
    • 摘要: “来,你给我打灯,年龄大了看不见。”说话的是天富发电产业热控分场的田世丰。今天他接到一条视频缺陷,经检查发现是视频转换器损坏,得知库房内没有合适的备件,田世丰把视频转化器扛回了办公室,对着图纸,一点一点地查线路,找问题。58岁高龄的他打着灯,修了三小时,终于把视频转换器修好了。“找田师傅修。”
    • 胡冲
    • 摘要: 本文研究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调试与安装。概述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技术改造;分析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列举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调试与安装要点,包括安装环境要求、接地要求、电缆设计敷设要求、盘柜安装接地要求、供电系统要求、静态调试、动态调试、火焰检测器调试、设备管理维护等。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 高语
    • 摘要: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良好发展,我国的循环流化床燃烧工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当中,低污染清洁性能得以更加有效的凸显。而为了进一步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相关工艺技术,本文首先针对锅炉运行机理、相关构造进行有效分析,并依此为基础探究了脱硫脱硝相关技术工艺,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良好的运转,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1]。
    • 王海欢
    • 摘要: 结合目前集散控制系统(DCS)在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工程设计实践,介绍了DCS在电气控制应用方面的不足。为满足电气控制方面的需求,引入了厂用电监控系统(ECMS),结合现阶段DCS和ECMS实际应用中相互独立无法信息共享等弊端,阐述了厂用电监控系统ECMS和DCS一体化监控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自动化产品可定制化、可开放化越来越先进,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ECMS和DCS的一体化监控的详细配置。首先,通过专用通信网关将ECMS和DCS的以太网整合为同一网络,电气和热控数据在同一高速公路上进行传输;其次,设置通信管理单元和规约转换装置,将系统内不同规约、不同通讯装置进行统一转换,可以进行数据共享;最后,采用DCS的监控软件作为主系统软件,该系统在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上进行开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通过DCS操作员站画面可以控制ECMS范围内的设备。最终实际工程的成功运行,证实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 杨小虎; 郑召利; 陈凯; 陈列
    • 摘要: 小型水下作业设备在海洋资源探测与利用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水下作业设备不断向多功能、智能化、长续航和大深度方向发展,设备内部功率元器件不断增多,散热问题日益严峻。文中提出了一种小型水下作业设备储热模块,采用相变材料被动吸热方式对设备内部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研究了典型热功率条件下相变储热模块的热控性能,并对比了不同类型相变材料的热控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有的自然冷却方式,低熔点金属镓相变储热模块可显著抑制热源的温升,将设备的正常工作时间有效延长至原来的2.7倍,起到良好的热防护作用;而有机相变材料因其传热性能差,反而阻碍了热量向外壳传递,恶化了设备的散热性能。文中提出的相变热控模块具有零功耗、储热密度大、工作性能稳定等特点。利用设备原有的壳体空间填充相变材料,不额外增加体积,不影响设备内部空间,可实现相变吸热和自然冷却耦合并行散热,有效防止设备内部器件或设备发生过热损坏,为水下无人作业设备持续、安全、稳定、高效工作提供热防护保障。
    • 李慧
    • 摘要: 热控自动化系统结构偏复杂,其运行的稳定性影响着电厂的效益.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电厂需要重视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提升对策来保证电厂的稳定运营.
    • 刘欣; 梁新刚
    • 摘要: 为提高航天器热控系统对轨道调整的适应能力,本文研究了与流体回路耦合的可展开式辐射器热控方案在不同轨道高度下的热控性能,分析了不同轨道高度时辐射器面临的热环境的影响,在不同轨道高度下比较了固定辐射器与可展开辐射器的热控特性.结果 表明,随着辐射器展开角度的变化,辐射器吸收的空间热流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对热控系统的散热能力带来直接影响,调节辐射器的角度可以扩大其对外散热能力.在工程应用中,基于热控流体回路,通过调节可展开式辐射器的展开角度,可以有效提高航天器的轨道热适应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