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版本流传

版本流传

版本流传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1958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法音、党政干部学刊、东方论坛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8届学术交流会暨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第4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九届全国医古文学术研讨会、全国第十八届仲景学说学术年会等;版本流传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益新、张玥、徐时仪等。

版本流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80%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1958 占比:99.13%

总计:12063篇

版本流传—发文趋势图

版本流传

-研究学者

  • 周益新
  • 张玥
  • 徐时仪
  • 杜欣明
  • 竹剑平
  • 陈宁
  • Xi Huidong
  • 丁志军
  • 严道南
  • 付守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晓丹
    • 摘要: 《芥子园画传》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它不仅是美术史上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画谱,是文人画、水墨画的入门手册,而且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图像宝典。《芥子园画传》流播到海外后,在日本和欧美文化圈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日本学者古原宏伸生所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出版《芥子园画传》的书肆已有十余多家,各种版本流传甚广,海外收藏《芥子园画传》的机构便有哈佛燕京图书馆(金陵同文堂本)、费城美术馆(嘉庆芥子园重镌本)、普林斯顿大学(三多斋本)。
    • 吴洪泽
    • 摘要: 王称因撰著《东都事略》而知名,但因王称事迹不显,加之《东都事略》传本错误较多,因此学界对该书重视不够,实为憾事。本文借撰著《东都事略笺证》之机,拟对《事略》的撰著及版本流传等问题,略作梳理,以期抛砖引玉。一、《东都事略》的撰著过程《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四一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八月二十六日载:“新知龙州王称所进《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计四十册,目录一册,付国史院。”
    • 陈宁
    • 摘要: 《阳羡名陶录》是清代紫砂茶器名著,由乾嘉学者吴骞编撰。该书系统记述了宜兴紫砂茶器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名家巧匠等内容,是今人研究宜兴紫砂的必备参考文献。可惜的是,目前该书的传世版本众多繁乱,缺乏全面系统的考察梳理。有鉴于此,本文对该书的传世版本进行了全面考察、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厘清了这些传世版本之间的流传演变关系,以供相关研究者借鉴和参考。
    • 陈迟
    • 摘要: 董天工《武夷山志》是目前收集资料最全面、体例最完备的武夷山方志,对了解武夷山地方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董天工《武夷山志》现存可考版本有: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乾隆十九年(1754年)刻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刻本、道光九年(1829年)刻本、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刻本、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刻本、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目前点校出版董天工《武夷山志》,应使用乾隆十六年刻本为底本,其余刻本为对校本.
    • 刘瑞芝; 付守冲
    • 摘要: 《行厨集》由清朝文人李之浵、汪建封编纂的私修应酬类书.其版本体系历经原始刊本、单行本、新辑本、重订本等诸多形式,编纂上具有取材丰富、选文各体兼备、分类编纂、详细考究、方便实用等特色,是研究清初风俗民情、礼仪文化及应酬往来重要史料.
    • 李可钦
    • 摘要: 2019年1月15日《富阳日报》第10版刊有《人间寻味》一文,其中写道:“袁枚有一首小诗云:''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可见,写文章最怕写不出味道来,而读文章最可叹的是''不知味’。”引文中这首诗有多个版本流传,尤其是后两句,不同版本用词略有出入。
    • 黄龙祥
    • 摘要: 通过对传世本《灵枢》《素问》编纂思想的发掘和梳理,发现二者是一部完整书的两个部分,二者的性质、关系是以《灵枢》为内篇,系理论创新之作,叙述方法以“撰”为主;以《素问》为外篇,为临床应用和资料整理性质,叙述方法以“编”为主.内、外篇皆成于西汉晚期至东汉之间,作者为曾长期在国家藏书机构任职的一流学者.在宋以前外篇流传更广,内篇则流传很有限,二者在传承过程中,虽内容有亡佚及添补、篇次有错乱及人为调整,但总体而论,失真的程度不大,特别是内篇《灵枢》.
    • 黑龙; 赵文博
    • 摘要: 《钦定理藩院则例》是一部清代大型民族行政法,也是清代民族立法集大成之作,在清王朝治理边疆民族、保证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初步梳理《理藩院则例》的纂修过程及版本流传状况,并评析《理藩院则例》整理研究代表性成果.
    • 摘要: 《十一家注孙子集校》,刘春生校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最经典的古本,也是一部讹误、衍脱、臆改问题较多不校不可读的古书。《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参照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敦煌晋纸写本、黑水城西夏文本、宋本《武经七书·孙子》及汉唐以来史书、政书、类书中的《孙子兵法》引文,将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刊印前的所有现存有关《孙子》的文献全部予以辑录梳理,以校勘《孙子》正文及十一家古注,并探讨《孙子兵法》自汉至宋的版本流传过程、演变轨迹及十一家注的汇编情况,进而校订讹误。
  • 10. 《洪范政鉴》版本流传考论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张兵
    • 摘要: 《洪范政鉴》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宋代写抄本,版本学价值重大.目前,国内大陆地区现存《洪范政鉴》有两种版本:一是傅增湘所藏后捐赠国图的宋抄本,二是清人黄彭年之子黄国瑾抄宋本.首先,考察这两个版本的异同、关系,认为黄氏抄宋本之底本非傅氏所藏宋抄本,并指出国家图书馆对黄氏抄宋本的网上著录信息不够准确,其抄录者应为黄国瑾而非其父黄彭年.其次,结合文献记载和藏书印,考察了《洪范政鉴》的成书过程和版本流传,指出北宋年间该书并非只有单抄本,而是有刊刻,为《仁宗御集》(资善堂刻)本,纠正了傅增湘的错误观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