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88195篇;相关期刊349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16次全国犬业科技学术研讨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国高端养鱼模式构建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相关文献由338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毅平、黄建荣、A·肖布马尔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2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8195 占比:99.55%

总计:189052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发文趋势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研究学者

  • 吴毅平
  • 黄建荣
  • A·肖布马尔
  • K·朗
  • 刘丽香
  • 张嘉保
  • 张树敏
  • 王莹
  • 申红梅
  • 肖书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蓥蓥; 王小辉; 蔡旭滨; 曾丽; 林国徐; 黄一帆; 马玉芳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2种植物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免疫功能、肠道形态结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的影响。选取胎次相近(3~6胎次)、25日龄断奶的"大白×长白"二元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杆菌肽锌+20 mg/kg硫酸抗敌素,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Ⅰ,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Ⅱ。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Ⅰ组和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Ⅱ组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Ⅰ组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升高(P<0.01),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升高(P<0.05);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Ⅱ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V/C值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Ⅰ组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和回肠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γ干扰素(IFN-γ)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Ⅱ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IL-2、IL-6、IFN-γ和sIg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4)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Ⅰ组和植物提取物复合物Ⅱ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IGF-Ⅰ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2种植物提取物复合物能够改善断奶仔猪肠道组织结构,提高肠道免疫功能,促进生长。
    • 任欣; 申思; 易琼; 唐云
    • 摘要: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黏结蛋白聚糖4(syndecan-4)、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5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检测两组血清IGF-Ⅰ、syndecan-4、Gal-3、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水平,评估生活质量、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4周后两组血清syndecan-4、Gal-3、NTpro-BNP、CK-MB水平及左心房前后径(LAD)、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MLHF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F-Ⅰ水平、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以上各观察指标治疗2周后与4周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5%,对照组85.5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托拉塞米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IGF-Ⅰ、syndecan-4、Gal-3水平,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
    • 王亮; 徐少蓉; 曾燕; 唐毅
    • 摘要: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8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行UAE治疗,对照组行子宫全切术治疗。术后6个月记录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血清IGF-Ⅰ、TSGF、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及静脉血血红蛋白(Hb)水平,并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价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血清FSH水平低于对照组,LH、E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QOL-BREF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AE对子宫肌瘤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在降低血清IGF-Ⅰ、TSGF水平的同时维持性激素的相对稳定,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鹏
    • 摘要: 目的:探讨阿帕他胺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和FPSAR[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前列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各48例。手术组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加用阿帕他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控尿率,治疗前后的尿流动力学指标、PSA、IGF-Ⅰ和FPSAR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比手术组更高(P<0.05)。术后30d两组PVR、BC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手术组;Qmax、Pdetat Qmax明显提高,且联合组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术后30d两组PSA、IGF-Ⅰ和FPSAR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的复发率比手术组更低,控尿率比手术组更高(P<0.05)。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应用阿帕他胺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降低PSA、IGF-Ⅰ和FPSAR水平和复发率,提高控尿率。
    • 于振华; 邰东旭
    • 摘要: 目的:研究热疗联合中药外敷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恢复情况及对骨钙素(B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名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敷,研究组在中药外敷基础上联合热疗,两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BGP及IGF-Ⅰ水平、功能独立性及上肢功能、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的关节活动度、BGP及IGF-Ⅰ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此外,治疗后研究组的功能独立性及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恢复,采取热疗联合中药外敷的方式具有较理想的效果,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功能独立性及上肢功能有明显的提升,BGP及IGF-Ⅰ改善情况也达到预期,值得推广。
    • 孙文英; 徐辉
    • 摘要: 目的:探讨IGF-1、IL-18、TNF-α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SCH)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治疗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123例为SCH组,健康孕妇1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SCH组高于对照组。在妊娠早中晚期,与对照组相比,SCH组IGF-1较低而IL-18、TNF-α水平较高(均P<0.01);IGF-1水平与SCH发病呈负相关,而IL-18、TNF-α水平与SCH发病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指出,早孕期IGF1(Beta=-0.463,P=0.003)与TSH水平呈负相关,而IL-18(Beta=-0.144,P=0.007)、TNF-α(Beta=0.133,P=0.009)与TSH水平呈正相关。结论:IGF-1、IL-18、TNF-α与SCH的发病以及TSH水平有一定关系,提示可作为临床检测指标。
    • 解晓曼; 胡子凡; 杨妍卿; 陈文芳
    •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淫羊藿素(ICT)合用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IGF-1+LPS组、ICT+LPS组和IGF-1+ICT+LPS组。其中LPS组细胞加入LPS(1 mg/L)作用6 h;后3组细胞先加入IGF-1(12.5μg/L)或(和)ICT(10μmol/L)预保护1 h,再加入LPS(1 mg/L)共同作用6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COX-2和iNOS mRNA表达明显上调(F=20.77、39.85,P<0.05);IGF-1和ICT预处理均可显著下调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COX-2和iNOS mRNA的表达,且IGF-1和ICT联合用药的下调作用比单独应用两种药物更显著(F=54.84~241.68,P<0.05)。结论IGF-1和ICT均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且二者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更有效。
    • 易勇; 周章明; 向前; 刘家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胸苷激酶1(TK-1)与脑胶质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20年8月于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胶质瘤级别分为低级组(n=53)、高级组(n=67),另选取行颅脑手术的良性脑膜瘤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手术前后血清IGF-Ⅰ、TK-1水平变化情况。计算血清IGF-Ⅰ、TK-1诊断脑胶质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earson法分析血清IGF-Ⅰ、TK-1水平与脑胶质瘤等级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前,胶质瘤组血清IGF-Ⅰ、TK-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前高级组脑胶质瘤患者血清IGF-Ⅰ、TK-1均显著高于低级组。IGF-Ⅰ、TK-1联合检测时灵敏度最高、约登指数最大。血清IGF-Ⅰ及TK-1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级别呈正相关(r=0.725,0.663,P<0.05)。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IGF-Ⅰ、TK-1均显著高于脑膜瘤患者,二者与胶质瘤分级具有较好相关性,行颅脑手术后二者水平均出现降低,术前血清IGF-Ⅰ、TK-1两者联合可以准确预测脑胶质瘤分级。
    • 宫玉凤; 张瑜; 贾春怡; 韩文; 马灵灵
    • 摘要: 目的 探讨三丙烯醇微球与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颗粒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三丙烯醇微球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GF-Ⅰ及IGF-Ⅰ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F-Ⅰ及IGF-Ⅰ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结论 与聚乙烯醇颗粒相比,采用三丙烯醇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但两种栓塞材料对IGF-Ⅰ及IGF-ⅠR水平的影响相当。
    • 阮舆鑫; 陈敦雁
    • 摘要: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收治的127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3)和研究组(n=64),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硫酸镁治疗,研究组使用拉贝洛尔+硫酸镁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血压指标和生化指标,分娩后比较两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顺产率、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水平(24 h rUprV)、B型钠尿肽(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IGF-Ⅰ、IGF-Ⅱ水平高于对照组,IGFBP-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分级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改善生化指标和妊娠结局,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