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79266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护士进修杂志、中国血液净化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22次)全国肾病学术会议、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广东省医学会第九次重症医学学术会议等;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相关文献由417位作者贡献,包括卞维静、程虹、安丽丽等。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79266 占比:99.98%

总计:879400篇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发文趋势图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研究学者

  • 卞维静
  • 程虹
  • 安丽丽
  • 岑仲然
  • 常平
  • 张近波
  • 李元忠
  • 李文雄
  • 瞿洪平
  • 蒋怡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涛
    • 摘要: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是20世纪末开展的一种治疗技术,1995年第一届国际连续肾替代治疗规定,采用每天连续24 h或接近24 h的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即为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包括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滤过(CAVH、CVVH),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CAVDH、CVVDH),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CVVHDF)等模式。近年来又提出了“间歇性CRRT”和日间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概念,即每日治疗时间8~12 h,在确保有效治疗的同时又能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临床抢救治疗中,特别是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1],在治疗时间上,CRRT往往超过24 h,有研究表明[2],连续性与间歇性肾替代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具有相同效果,而间歇性肾替代治疗更不容易发生低体温现象,本文通过间歇性肾替代治疗成功救治造影剂致糖尿病肾病Ⅳ期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现报告如下。
    • 刘淼淼; 郭锋伟; 曹先通; 王雪; 闫炀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患者,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两种模式在ECMO与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联合使用中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中心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发生AKI的ECMO辅助患者联合CRRT治疗共21例。根据CRRT不同模式分为CVVH组(n=11)和CVVHDF组(n=10),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ECMO及CRRT辅助参数、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等变化。结果ECMO辅助时间CVVH组为4(2,9)d,CVVHDF组为7(6,12)d,(Z=1.1019,P=0.2705)。ICU住院时间CVVH组平均为(11±8.75)d,CVVHDF组平均为(13.9±12.41)d,(t=0.62,P=0.5404)。小样本采用精确lo⁃gistic回归探索,经分析两组除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有差异(OR=1.041,95%CI:1.001~1.096,P=0.0435),其余临床指标治疗两组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CVVHDF和CVVH两种模式治疗的ECMO患者均能达到滤器较长使用时间和内环境稳定。ECMO辅助时间、总液体平衡状态、ICU住院时间及各项临床指标均无差异,且不影响预后。
    • 张鹏; 张辉; 张爽; 陈炎堂
    •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和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数据齐全的患者235例,分为乳酸正常组(Lac 0.05),B组患者经CRRT治疗24 h,乳酸值较治疗前下降,pH、HCO3-较治疗前上升(P 0.05)。发生枸橼酸蓄积6例(2.55%),均预后不佳死亡。A、B两组CRRT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酸升高的重症患者行CVVHDF时局部用枸橼酸抗凝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电解质等指标,枸橼酸蓄积发生率低,仅发生在因多器官衰竭而导致严重乳酸性酸中毒的患者中,一旦出现也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 胡德亮; 张劲松; 陈旭锋; 梅勇; 吕金如
    • 摘要: 目的:总结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embrane oxygenation,ECMO)病人中的临床经验。方法:搜集124例ECMO支持超过24 h的病人资料,根据是否联合CRRT分为CRRT+ECMO组(n=74)及ECMO组(n=50),根据CRRT时长分为CRRT0.05);CRRT0.05),而出院存活率更低(P0.05)。结论:ECMO支持同时需要CRRT治疗的病人有着更低的出院存活率,可能与其肾损伤更严重有关;对于需要CRRT支持的多数病人而言CRRT支持≥7 d的病人出院存活率较高,而出现心脏骤停的病人CRRT时长与病人存活率无明确关系,需要更大样本研究证实。
    • 唐建红; 朱武生; 赵娜娜; 李俊毅; 葛永纯; 张方; 卢红腾; 刘锐; 樊新颖; 郭芮兵
    • 摘要: 笔者回顾性分析1例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该患者于支架置入术后出现脑栓塞、严重脑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一系列危重情况,并于早期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及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对于个别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可能出现脑栓塞、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者,可尽早应用CRRT,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李剑锋; 张卫芳; 钟景兴; 彭绵; 陶龙城; 杨正月; 李翠容
    •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 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两组均给予C RRT治疗,A组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B组采用全身肝素抗凝,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酸碱指标及临床效果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UN、Scr指标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B组(P0.05);A组滤器使用寿命较B组长,出血发生率低于B组,ICU住院时间少于B组(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应用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CRRT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 赵智睿; 程虹; 陈岚; 陈文梅; 卞维静
    • 摘要: 目的 了解接受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因HF接受CRRT的患者,描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析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资料完整的患者85例,总体住院死亡率是35.3%(30/85)、脱离CRRT比例是45.9%(39/85)、依赖透析的比例是18.8%(16/85).将住院死亡与出院存活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射血分数值<40%(OR=4.610,95% CI:1.323~16.058,P=0.016)、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病史(OR=8.448,95% CI 2.071~34.464,P=0.003)及CRRT的启动时间(OR=4.114,95% CI 1.224~13.830,P=0.022).射血分数减低的HF(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HFrEF)组与射血分数保留的HF(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HFpEF)组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44.9% (22/49)和22.2% (8/36),具有统计学意义(F=4.673,P=0.031).结论 CRRT的早期启动可能降低住院死亡率.如存在CHF病史,CRRT中频发低血压事件及应用血管活性药是H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接受CRRT的HFrEF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HFpEF患者.
    • 杨全德; 杨灵
    •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连续性肾替代(CRRT)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经CRRT治疗的重症监护室脓毒症伴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1 a,统计患者预后情况,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重症监护室脓毒症伴AKI患者CRRT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95例重症监护室脓毒症伴AKI患者经CRRT治疗后,随访1 a,60例患者存活,占63.16%,35例患者死亡,占36.84%.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发生脓毒症休克、APACHEⅡ评分≥25分、SOFA评分≥12分、合并器官衰竭数量≥2是重症监护室脓毒症伴AKI患者CRRT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高龄、发生脓毒症休克、APACHEⅡ评分≥25分、SOFA评分≥12分、合并器官衰竭数量≥2是引起重症监护室脓毒症AKI患者CRRT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应及时制定干预计划,以保证预后.
    • 韩熙; 邓锦新; 李叶青
    •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流程规范化对风险管理影响因素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我院行床旁CRRT治疗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CRRT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RRT流程规范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RT流程规范化对风险管理影响因素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非计划下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高冬梅; 赵艺欣; 肖枫林; 玄方; 于海; 张志勇; 李明旭
    • 摘要: 目的 探讨各因素导致的AKI患者行连续性CRRT抑制AngⅡ途径对PD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0年5月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AKI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AKI患者采用CRRT方案(CVVH模式),评估CRRT对SCr、BUN、ALT、AST、Hb、Na+、K+、Ca2+的治疗性影响,并且分别于CRRT治疗前、治疗后12 h和24h检测AngⅡ、PDGF的表达变化,随后根据PDGF水平与多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此外,经过40 w随访,对各组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评估近期预后情况.结果 基线资料提示:AKI组的SCr、BUN、AST、Na+、K冰平较对照组升高;Hb、Ca2水平降低(P<0.05).AKI组经CRRT治疗后的SCr、BUN、Na+、K+水平降低;Hb、Ca2水平升高(P<0.05).随CRRT治疗时间延长,AKI组的AngⅡ、PDG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合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提示AKI组患者经CRRT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仍存在生存差异.结论 随CRRT治疗时间延长可显著抑制AngⅡ途径,降低PDGF的表达水平,并显著改善AKI组患者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