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00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07篇、会议论文398篇、专利文献88615篇;相关期刊1532种,包括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医疗装备、世界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6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成立大会、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伦理与实践国际研讨会、2014亚洲华人生存质量学术交流会等;生命质量的相关文献由12771位作者贡献,包括万崇华、杨铮、张晓磬等。

生命质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07 占比:6.91%

会议论文>

论文:398 占比:0.42%

专利文献>

论文:88615 占比:92.67%

总计:95620篇

生命质量—发文趋势图

生命质量

-研究学者

  • 万崇华
  • 杨铮
  • 张晓磬
  • 孟琼
  • 罗家洪
  • 李晓梅
  • 许传志
  • 朱燕波
  • 李宁秀
  • 王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丽慧; 王丽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癌痛护理策略团队模式管理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癌痛常规护理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建立癌痛护理策略团队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CT QLQ-C30)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疼痛控制指标评分和各领域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疼痛影响和疼痛信念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领域各维度评分和总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建立癌痛护理策略团队对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疼痛结局,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 吴晶晶
    •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于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分组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护理基础上配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率为(93.56±10.47)次/min,低于对照组(t=4.374,P<0.05);研究组的血压为(119.67±12.10)mmHg、血氧饱和度为(97.54±7.18)%,均高于对照组(t=6.063、t=5.053,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理功能为(20.45±2.17)分、社会功能为(21.62±2.51)分、心理功能为(22.35±1.67)分、情感职能为(21.41±2.15)分,均高于对照组(t=2.265、t=2.372、t=3.964、t=3.323,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不仅能够改善其临床相关指标,促进机体康复,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摘要: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学生食物中毒、溺水事故、校园霸凌、自杀等时有发生。加之新冠肺炎、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传染病,给中小学生带来了新的健康威胁,也给校园安全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首次对中小学如何有效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指南》提出,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布局安排更加系统、科学,内容更具针对性、适宜性、实用性。课程教材在有效增强学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意识、提高心理社会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显著提升,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和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 刘清清
    • 摘要: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马铃薯片外敷在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马铃薯片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持续干预1周,比较两组化疗性静脉炎分级、症状消失时间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化疗性静脉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肿疼痛、灼热、静脉条索状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联合马铃薯片外敷在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化疗性静脉炎严重程度,加快红肿疼痛等症状消失,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 胡娜
    • 摘要: 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在促进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吞咽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进食能力、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两组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FOI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两组SWAL-QO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WAL-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吞咽功能与进食能力,预防其出现并发症,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 张松玲
    •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综合护理及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预后改善以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赤峰市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200例甲状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n=100)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弹性、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喉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促进其术后心理弹性水平以及生命质量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护理应用价值。
    • 康仁智
    • 摘要: 目的:探究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化疗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常规诊疗及护理,同时合并使用助眠药物。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分析;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对2组患者的失眠程度进行比较;采用自制生命质量量表对2组患者生命质量进行分析;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临床意义失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认知功能、身体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方面的生命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化疗患者,使用助眠药物能有效提升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说明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
    • 刘明磊
    • 摘要: 目的:观察柴枳平肝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功能指标[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AS)]水平、生命质量[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嗳气、反酸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枳平肝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胃功能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安全性高,其效果优于多潘立酮治疗。
    • 谢梦珠; 张莹莹
    • 摘要: 目的:观察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院外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院外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问卷(MLHFQ)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MLHFQ、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可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院外康复患者的生命质量、焦虑和抑郁评分,提高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 夏玲; 张睿; 冯曦兮; 校一丁; 高博; 刘红; 张敏
    • 摘要: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城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成都市某城区1048名老年人。应用SF-12量表测量该人群的生命质量,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差异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老年人生命质量标准化平均分为(75.35±18.40)分;心理健康优于生理健康(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经济来源、居住方式、慢性病患病状况等特征的老年人,其生理领域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状况等特征的老年人,其心理领域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市该城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总体情况较好,但生理健康的促进仍是重点干预领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