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股权性质

股权性质

股权性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7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104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商业研究、会计之友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八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第二届公司法司法适用高端论坛、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18届学术年会等;股权性质的相关文献由58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海声、李梦元、陈振凤等。

股权性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6 占比:6.68%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5104 占比:93.19%

总计:5477篇

股权性质—发文趋势图

股权性质

-研究学者

  • 陈海声
  • 李梦元
  • 陈振凤
  • 吴妍
  • 张敏
  • 曹志鹏
  • 朱敏
  • 朱迪星
  • 杨雨晴
  • 柳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洁; 张英
    • 摘要: 文章以2015—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从股权性质方面分析治理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创新研发活动会促进企业价值提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国有持股比例对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关系均有负向调节作用。
    • 焦明清
    • 摘要: 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这一时期同时也是宏观环境不确定性攀升的时期,在微观企业层面出现了“财务机会成本”和“财务困境成本”的新博弈。本文关注财务柔性战略对商贸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供应链约束的调节作用,本文获得的核心结论为:第一,财务柔性促进了商贸企业的创新效率;第二,当商贸企业面临更大的供应链约束时,财务柔性对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弱。本文通过分组检验发现:现金柔性对商贸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股权性质的异质性;供应链约束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和股权结构未变化的商贸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朱迪星
    • 摘要: 在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机制和效率问题一直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政策态势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从微观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在对现有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态势变化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的两组假设,并利用2003—2019年我国2 160家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态势对企业融资规模、融资结构以及资本结构选择等决策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治理和决策机制,对融资约束有更强的抵御能力,受货币政策态势变化的影响较小。此外,本文还利用融资成本、债务期限结构以及还本付息能力等因素构建了辅助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了相关传导机制。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朱迪星
    • 摘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的机制和真实效率问题一直备受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政策态势变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从微观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在对前期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态势变化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三个假设,并利用2003-2019年我国2160家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态势的变化会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不同股权特征和治理机制会对这一效应产生放大或缓释效应。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 何凡; 许雅玺; 肖添
    • 摘要: 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多个大股东可以监督和支持控股股东及管理层,从而影响企业财务压力管控效率。本文以2007-2018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多个大股东对财务压力管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有多个大股东时,其财务压力管控效率更高,该结论在控制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样本自选择问题及不随时间变化的固定因素的影响后依然成立;多个大股东对财务压力管控效率的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提高企业治理效率会强化多个大股东对财务压力管控效率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多个大股东和财务压力相关领域文献,对政府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具有借鉴意义。
    • 李萌萌
    • 摘要: 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10~2020年近十一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财务绩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 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绩效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 股权性质对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轻微的调节作用;4) 股权性质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尹雪纯; 陈振凤
    • 摘要: 实现国家繁荣强盛的第一驱动力是创新,制造业的创新逐渐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关注的重点。选取2012-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内部控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股权性质在内部控制与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且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促进作用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较小。进一步分南北方地区检验发现,北方地区内部控制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强于南方。研究结论启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应重视内部控制在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 王德发; 张晨
    • 摘要: 核心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知识与技术带来的丰厚回报正在取代传统因素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以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研发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企业长期价值呈显著正相关,研发创新与企业短期价值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两权分离会弱化研发创新与企业长期价值的正向关系,且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会强化研发创新与企业长期价值之间的正向关系。
    • 杨隽萍; 邹超逸
    • 摘要: 本文以2016-2020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当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为资产减值类和收入确认类时,其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的影响,以及股权性质在上述两者之间的作用。研究表明,披露资产减值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确认关键审计事项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比非国企,披露两类关键审计事项对国企权益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更弱。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关键审计事项会导致权益资本成本提高的原因在于企业同时披露了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关键审计事项,而当审计报告只披露了其他类型的关键审计事项时,实际上会起到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
    • 郑石桥; 柯遵妍; 张兴源
    • 摘要: 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作为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前应考虑的必要因素,其高低将对错报的识别及审计意见的出具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围绕薪酬水平影响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这一主题,结合股权性质所起的调节作用,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绝对和相对层面实证检验了薪酬水平与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显示,高薪酬水平往往伴随着较严格的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性质下,薪酬水平与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不完全一致,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薪酬水平对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文章结论丰富了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认知,为进一步优化审计活动、提高审计质量及其监管提供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