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司治理效率

公司治理效率

公司治理效率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3892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经济师、经济研究参考、商情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财务年会、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暨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等;公司治理效率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石大林、何存花、刘庆龄等。

公司治理效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3892 占比:99.83%

总计:84036篇

公司治理效率—发文趋势图

公司治理效率

-研究学者

  • 石大林
  • 何存花
  • 刘庆龄
  • 刘秀春
  • 吕斐适
  • 吴德胜
  • 吴明霞
  • 夏宁
  • 孙志梅
  • 庄宏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凡; 许雅玺; 肖添
    • 摘要: 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多个大股东可以监督和支持控股股东及管理层,从而影响企业财务压力管控效率。本文以2007-2018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多个大股东对财务压力管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有多个大股东时,其财务压力管控效率更高,该结论在控制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样本自选择问题及不随时间变化的固定因素的影响后依然成立;多个大股东对财务压力管控效率的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提高企业治理效率会强化多个大股东对财务压力管控效率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多个大股东和财务压力相关领域文献,对政府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具有借鉴意义。
    • 刘中文; 王述坤; 迟冬梅
    • 摘要: 研究女性高管比例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整体视角出发,运用熵值法计算公司治理效率综合得分,并以我国2011—2018年深市A股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面板数据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女性高管比例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高管比例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当女性高管比例超过27.7%时,对公司治理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 胡文静
    • 摘要: 本文以2013—2020年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股东异质性、管理层权力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权力与公司治理效率间显著负相关;大股东异质性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差异化影响,国有性质大股东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抑制作用,而非国有性质大股东则会提升公司治理效率,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发现大股东异质性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治理效率关系的调节作用呈现异质性,即非国有性质股东和高股权制衡显著削弱管理层权力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抑制作用,国有性质股东和低股权制衡显著增强管理层权力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抑制作用。
    • 徐旭姌
    • 摘要: 资本成本是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衡量企业资金运作效益的重要依据。文章以2010—2019年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战略激进度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战略激进度越大,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越高;(2)公司治理质量和公司治理效率均在企业战略影响资本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但是公司治理质量对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表现为非效率性,公司治理效率对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表现为效率性,公司治理质量和公司治理效率对债务资本成本都表现为效率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战略激进度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产权异质性。文章不仅丰富了企业战略与资本成本方面的文献,而且对企业做出战略选择和资金供给者做出供给决策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张庆; 张雨姝
    • 摘要: cqvip:管理层稳定性的缺失在贝因美公司内部造成了经营决策互相矛盾、销售渠道混乱不堪、企业治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其上市以来在几年间接连溃败,错过了宝贵的市场机遇。
    • 李侠男; 朱盼盼
    • 摘要: 通过债务异质性引入高质量债务治理已成为众多企业在融资等财务策略中的首要考虑层面,由此会对公司治理产生关键影响.文章以2009—2017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债券及其它债务四个方面构建债务异质性指数,对债务异质性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管理层能力下两者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债务异质性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显著正相关;管理层能力与公司治理效率显著正相关;管理层能力显著增强债务异质性与公司治理效率的相关性.
    • 刘庆龄; 汪惠玉
    • 摘要: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享审计是企业财务审计的新尝试.以2013—2018年深证A股制造业企业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共享审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享审计与公司治理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正向关系仅在民营企业中才显著,且共享事务所为"四大"时发挥的外部治理效应显著高于非"四大"时.进一步探究作用机制,发现共享审计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两类中介渠道作用于公司治理效率.上述研究结论拓展了共享审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启示上市公司应积极发挥供应链外部治理效应,充分利用供应链关系提高治理效率.
    • 李晓庆; 杨帆; 朱苏祺; 曹广喜
    • 摘要: 文章以我国63家商业银行的2008-2019年数据为样本,基于DEA模型测度银行公司治理效率,并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效率与银行绩效间的关系以及外部治理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良莠不齐,国有银行的治理效率最高,城商行次之,股份制银行最低.(2)公司治理效率对银行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尤其是国有银行.(3)为了满足资本监管要求,持有过高资本充足率,反而制约公司治理效率对银行绩效的提升作用.反倒是通过提高信息披露程度,可以加强公司治理效率与银行绩效的正向关系.(4)对城商行而言,地方财政压力的增加会弱化公司治理效率与银行绩效间的正向关系,这种弱化作用在2015年之前以及在非上市城商行中表现明显.
    • 夏鑫; 瞿文琦; 江长军
    • 摘要: 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与公司治理进行有机结合,以促进治理效率的提升.目前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效率的评价并没有统一的方法.文章从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出发,科学选取相应指标,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试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效率进行评价,并选取海螺水泥作为应用案例,研究表明:海螺水泥的公司治理效率在研究期间内有三年处于效率最优状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供参考,同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如何客观地进行公司治理效率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 刘庆龄; 汪惠玉
    • 摘要: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享审计是企业财务审计的新尝试。以2013—2018年深证A股制造业企业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共享审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享审计与公司治理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正向关系仅在民营企业中才显著,且共享事务所为“四大”时发挥的外部治理效应显著高于非“四大”时。进一步探究作用机制,发现共享审计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两类中介渠道作用于公司治理效率。上述研究结论拓展了共享审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启示上市公司应积极发挥供应链外部治理效应,充分利用供应链关系提高治理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