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认知护理

认知护理

认知护理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6721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护理实践与研究、医药前沿、中国卫生标准管理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等;认知护理的相关文献由45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娴、陈丽、丁萍等。

认知护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1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6721 占比:99.73%

总计:117035篇

认知护理—发文趋势图

认知护理

-研究学者

  • 张娴
  • 陈丽
  • 丁萍
  • 丁路红
  • 丛占杰
  • 刘佳
  • 刘志玲
  • 卢红霞
  • 吉敏
  • 周晓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立楠
    • 摘要: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跌倒情况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42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1例。对照组予以内科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踏空、绊倒、滑到);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采用卫生部制定的《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评估2组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状况,采用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价2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跌倒总发生率为5.63%(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1%(1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3个月后的跌倒危险因素认知项目评分(遵医嘱用药、健康饮食、防跌倒认知、改造居住环境)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患者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环境维度、社会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不同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认知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降低跌倒发生率,进一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周霄霄
    • 摘要: 目的:评估应用认知护理对老年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的临床价值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基于抽签法将采集时间为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我院 76 例乙型肝炎老年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当中,分为实验组(38 例)与对照组(38 例),前者开展认知护理,后者给予常规护理。 针对 2 组患者临床数据,统计其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另对比 2 组的护理依从性。 结果:实验组护理总依从率 97.37% 高于对照组护理总依从率 84.21%;干预前 2 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 SDS 与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证实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认知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当中,整体价值显著,对提升其护理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提升护理依从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实施。
    • 杨婷; 王资凤; 汪明珠
    • 摘要: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危害的病症之一^([1])。甲状腺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属于多发性甲状腺疾病,当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且效果也相对比较理想。但甲状腺的周围血液丰富、神经密集,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担心手术的效果和对手术本身的过度紧张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甚至有部分患者会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过激行为,使手术的风险大大增加^([2])。
    • 曲云霄; 郭晶
    • 摘要: 目的分析认知与行为护理模式对难治性癫痫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2018年6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40例,采用认知与行为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护理前后癫痫儿童生活质量量表(QOLCE)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儿护理后各项QOLCE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护理后各项QOLC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97.5%(39/40),对照组为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40/40),对照组为7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为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与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难治性癫痫患儿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高。
    • 姚珺
    • 摘要: 目的研究认知护理在降低心脏外科术后并发ICU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心脏外科术后并发ICU综合征患者中抽选72例作为观察对象,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认知护理。对两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问题、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问题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外科术后并发ICU综合征患者给予认知护理的效果可观,其在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状态和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 肖桂凤; 陈志春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支持配合认知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并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弹性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精神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弹性支持配合认知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王巧
    • 摘要: 目的 分析认知护理配合七步法康复训练在AMI(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2例接受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51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护理配合七步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血浆NF-kB、sICAM-1水平、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SF-36评分.结果 护理4周后观察组LVEDD、LVESD、血浆NF-kB、sICAM-1水平均比参照组低,观察组LVEF、SF-36评分均比参照组高,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3.92%,2/51)比参照组(17.65%,9/51)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认知护理配合七步法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治疗期间的心功能,抑制血浆NF-kB、sICAM-1高表达,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周燕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认知护理干预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选用护理方式的不同,在我院2019年03月至2020年04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当中选取82例.采用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认知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7.56%)及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患者具有提高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的效果,护理有效率明显提高,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李本艳
    • 摘要: 目的 对认知护理在骨科慢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200例,均为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之间收治的骨科慢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骨科慢性疼痛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认知护理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及疼痛感,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和借鉴价值.
    • 蔡蕾
    •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采用认知护理干预,观察组(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运动耐量(6分钟步行试验)及出院后3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 出院3个月后,两组GSE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变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应用于冠心病CHF患者中时,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及运动耐量,降低再入院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