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49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0篇、会议论文117篇、专利文献184371篇;相关期刊475种,包括循证医学、癌症进展、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74种,包括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靶向药物的相关文献由340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秀卿、林志伟、莫凡等。

靶向药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0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84371 占比:99.40%

总计:185478篇

靶向药物—发文趋势图

靶向药物

-研究学者

  • 周秀卿
  • 林志伟
  • 莫凡
  • 陈荣昌
  • 韩宁
  • 马治明
  • 夏训明(编译)
  • 沈琳
  • 王勇
  • 刘晓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晓建
    • 摘要: 罕见病是一大类特殊病症的总称,绝大多数罕见病都是遗传病,具有发病早、病情重、预后差等临床特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以个人基因组为基础的精准医学策略是研究罕见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疾病遗传机制、临床分型和治疗手段上不断突破,成效斐然。在为既往所取得进步鼓舞的同时,罕见病精准医疗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超过40%罕见病尚未发现致病基因;很多疾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关系不明;超过90%的罕见病缺少靶向药物等。本研究重点讨论罕见病精准医疗的现状和挑战,呼吁采取更多行动,响应“生命至上”国策,携起手来形成合力,加强罕见病基础研究,加快罕见病药物研发,为罕见病患者和家庭带来更多温暖和希望。
    • 李晓鑫; 王敏
    • 摘要: 有氧糖酵解是肿瘤细胞最重要的代谢特征之一,不仅能为肿瘤细胞快速提供能量,而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中间代谢产物是其他多种代谢通路所必需的前体物质,可以为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提供原料。更重要的是,肿瘤细胞的高通量糖酵解产生高乳酸、低葡萄糖的代谢环境,能够帮助维持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有氧糖酵解现象伴随着糖酵解相关的限速酶及转运体的水平上调,最终导致葡萄糖的消耗增加以及乳酸分泌增加。靶向糖酵解基因的药物治疗能够抑制肿瘤的进展,并提高其他治疗药物的敏感性。有氧糖酵解靶向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免疫治疗、化疗等的联合应用是具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但是,有氧糖酵解靶向治疗目前也存在两个困境:(1)肿瘤细胞本身的代谢异质性;(2)免疫系统在靶向糖酵解治疗过程中也会受到损伤。本文就有氧糖酵解的各个靶点及其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其靶向治疗目前存在的困境展开综述。
    • 钟敬涛; 石学涛
    • 摘要: 胆系恶性肿瘤(BTC)是起源于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壁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肿瘤,约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加。基于临床和病理异质性的特点,BTC早期发现困难,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预后极差。一直以来,晚期BTC都是唯化学治疗,但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精准治疗的兴起,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在BTC领域的不断推陈出新,晚期BTC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pemigatinib的获批,更是正式开启了胆道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大门。目前已有多种针对晚期BTC不同靶点的药物进行临床应用或试验研究。该文对这部分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黄志华; 罗勤; 赵智慧; 赵青; 柳志红
    • 摘要: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属于肺动脉高压分型的第四大类,是一种自然预后极差的慢性进展性疾病。CTEPH通常被认为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的一种长期并发症,但研究表明部分CTEPH患者无明确的APTE既往史。因此,阐明CTEPH的发病机制,对于认识CTEPH的发生发展过程、指导疾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围绕病理生理机制和靶向药物等临床治疗策略方面,总结CTEPH发病机制新进展,为CTEPH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 崔林晟; 胡倩倩; 郑夏林; 林怀智; 林秀如
    • 摘要: 目的:探讨云医院护理管理模式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靶向药物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76例初次接受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按1∶1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家庭管理,试验组给予云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出院后1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靶向药物剂量调整情况、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在前5位的不良反应分别为腹泻、纳差、高血压、乏力、手足综合征。两组手足综合征、高血压、体重降低、纳差、恶心、腹泻、脱发、乏力、皮疹、出血、声音嘶哑、黏膜炎、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停药3例(7.9%),调整剂量5例(13.2%),对照组停药13例(34.2%),调整剂量6例(15.8%),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进行剂量调整和/或停药的比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医患双向互动,实现对中晚期HCC患者服用靶向药物过程中持续、动态干预,针对患者出现的靶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实现早期干预,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剂量调整及治疗中断,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 柴富(综述); 王春芳(审校)
    •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隐匿,潜在发病率和病死率高,SLE患者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SLE的重要依据是自身抗体的产生。当前SLE的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者多参考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和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联合发布的SLE诊断分类标准,从不同角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究。SLE的发病机制与基因易感、慢性感染、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均有关。
    • 黄春辉; 张在军
    • 摘要: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由上下层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丢失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发病机制复杂而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能量代谢缺陷和体内稳态失衡导致ALS中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已知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可在细胞水平感受能量代谢状态,并在调节机体能量稳态和自噬方面起重要作用。AMPK激活SIRT1,使下游的参与能量代谢的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活化因子1α(PGC-1α)等去乙酰化激活,从而提高线粒体生物合成水平。因此,AMPK/SIRT1协同参与能量代谢调节的机制极有可能是ALS治疗的潜力靶点。本综述,我们首先回顾了能量代谢缺陷和线粒体异常在AL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简要介绍AMPK/SIRT1/PGC-1α通路在ALS中作为治疗途径的潜力,以及如何靶向调控该信号通路使之成为ALS的有效治疗策略。
    • 古力尼尕尔·麦麦提吐尔孙; 付真彦
    • 摘要: 靶向药物治疗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但靶向药物抗癌治疗的心脏毒性副作用严重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甚至成为了癌症患者第二大死亡原因。因此,早期识别靶向药物心脏毒性副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现探讨新型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可能引起的心脏毒性副作用,包括血栓栓塞事件、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并总结其各自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机制,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心脏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最大限度地提高肺癌幸存者的治疗效果。
    • 李明; 王涛; 杨周
    • 摘要: 目的:研究靶向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CEF新辅助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分别在化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K19 mRNA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随访记录两组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化疗后4周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0.00%与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K19 mRNA显著低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疗效患者外周血CK19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外周血CK19 mRNA水平判断疗效的AUC为0.816(P=0.003),灵敏度为0.8,特异度为0.6。观察组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靶向药物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有助于提高化疗效果,降低CK19 mRNA水平,提高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另外监测外周血CK19 mRNA水平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
    • 陈珑; 王翠英; 何冬雷
    • 摘要: 目的 探讨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经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临床资料,采取以化疗、放疗、靶向分子药物、转移灶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观察个体化治疗后疗效及预后,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放疗、既往化疗类型、N分期为N1期、无脑转移和使用靶向药物类型、转移器官个数为1、有驱动基因突变及转移灶局部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驱动基因突变、转移脏器个数1个、使用靶向药物类型、转移灶局部治疗及无脑转移为影响经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远期疗效的保护因素。结论 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化疗、靶向分子药物、转移灶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时间,靶向分子药物配合转移灶局部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仍然为经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有潜力的治疗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